美国唐人街走向衰落
作为旧金山市卡尼街唐人街职业中心的经理,于温妮看着工薪阶层客户来来往往。其中大多数人跟39岁的沈明发一样,都有着成为美国成功移民的素质。老沈去年与家人移民到了旧金山,希望9岁的女儿将来能说英语。他落脚的第一站选择在唐人街,在那里立刻就能融入社区,有人帮他找工作和解决移民问题。但最近,于小姐已经看到了转变:客户没有增加,反而在流逝――去追求人们嘴上所说的“中国梦”。“现在‘美国梦’破碎了。”一天晚上在职业中心,老沈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不安地敲击着桌面;他主要用汉语交谈,于小姐充当翻译。大部分时间里,老沈都处于失业状态,如果能找到兼职工作,也会打打零工。出国前,他曾是一名兽医,在一所古文化研究机构工作。“在中国,人们生活得更舒服:房子大,工作好。生活绝对比这里好很多。”他用手数着认识的几个人,自从他来到美国后,他们都先后回国。当我问他是否考虑回国时,他看着站在旁边的女儿,然后,盯着我的眼睛。“我女儿很上进,”他出言谨慎地说,“但我每天都想回去。”近些年来,不断有在国外接受教育的中国“海归”在中国政府财政援助、现金奖励、税收减免和住房资助等措施的激励下,返回祖国。
2008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施一公,推掉了一笔上千万美元的研究经费,重返中国,成为北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我的博士后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工作机会。”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罗伯特?H?奥斯汀说。但是,缺乏技能的人员也在流回中国。中国的劳动力短缺迫使工资升高,工作选择更多。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的智库美国移民政策研究所,发表了一份截止到2030年的中国人口报告,报告认为,移民是单向移动的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移民流呈动态变化。“美国人所说的移民,是指人们迁移到美国,停留,并在美国死亡。实际情况从来不是如此。”该研究所主任季米特里奥斯?帕帕德美特里欧说,“从历史上来看,在20世纪上半叶,来到美国的移民中,超过半数都选择了离开。在下半叶,移民回国的比例下降至25-30%。但在今天,当我们谈论中国时,你真正看到的是,更多人正在回国……就采集到的数据而言,规模可能还不算大……效果的显现总是会滞后一些年,但是,随着美国劳动力综合状况的恶化,以及中国形势的可持续发展或变得更好,返家的人数将持续增加。”在过去5年中,中国到美国的移民数量一直在下降,从高峰期
2006年的87307人降至2010年的70863。由于唐人街向来是工薪阶层移民寻求支持的聚集地,中国的崛起和移民流的减少,都注定了唐人街的衰落。规模较小的唐人街已经历了多年衰落,只要看看华盛顿特区就可见一斑,那里的唐人街面积缩小到几个街区,装饰着华丽的欢迎门廊,人流最多的是星巴克和猫头鹰餐厅,都挂着中文标志。但是现在,旧金山和纽约的唐人街都在走下坡路,居民人数更少,服务业
美国唐人街走向衰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