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的中国船舶制造业
吴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drc.
概览
当前的世界金融形势
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病
全球性流动性的来历
次债危机之后的新情况
当前的国内金融形势
流动性过剩尤其严重
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人民币缓慢升值的预期效果
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历史性机遇与融资
现有的几种融资模式
当前应注意规避的金融风险
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病:美元和美联储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在布雷顿森林体制解体之后,世界没有找到/制造美元的良好替代品。美元仍然是最重要的定价货币和结算货币
许多国家不能以本币借债,甚至不能用本币放债(original sin,“原罪”),因此事实上仍然采用着美元本位制
美联储事实上充当了全球(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中央银行,为国际金融体系提供着不可或缺的基础货币
弊病:美联储为全球服务,但是只对美国利益负责
当国际和国内利益不一致的时候,美联储会以本国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它国利益为代价
,美国出现了明显而可信的衰退预期
Nasdaq指数(1994-2008)
美联储放弃强势美元政策的后果:全球性流动性
格林斯潘主持的美联储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防止衰退
因而事实上放弃了强势美元政策(strong dollar policy)
美联储的扩张性政策产生了很强的外部性,导致了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
斯蒂芬·罗奇:(格林斯潘时代的)美联储“拯救上一次(互联网和“”)危机的同时,为这一次(次债)危机埋下祸根”。
一个类比:an irresponsible stockholder vs. a group of responsible stakeholders (一个不负责任的老板和一群负责任的打工仔)
次债危机之后历史重演
危机导致美国为首的几个国家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
次级债券的流动性消失,市场失灵;
信用危机蔓延到其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又一轮金融危机已经开始。
美联储拯救危机的办法仍旧是提供足够多的流动性
推论:伯南克时代的美联储拯救这一次危机的同时,为下一次华尔街危机埋下祸根。
美联储拯救美国危机的时候,使其他国家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进一步恶化。
出口导向战略及其人民币低估导致中国流动性过剩尤其严重
人民币低估已经很长时间
汇率的基点:1994年(均衡或是已经低估)
随着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低估程度日益严重
汇率制度改革的退步:回到固定汇率制度
当美联储放弃强势美元政策的时候,流动性过剩恶化
劣币驱逐良币:由于不合理的汇率和不合理的汇率制度,外管局被动接受越来越多的劣币,人民银行被迫投放等额的人民币基础货币。
市场机制的作用:用通货膨胀调整真实有效汇率(REER)
中国政府当前的货币政策方向与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抑制流动性过剩成为过去和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的中国船舶制造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