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逆袭之路
——美术鉴赏论文
(这是一篇假装不正经的正经论文)
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
姓名:柴周燕
学号:1325141002
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摘要:虽然梵高终能开宗立派,但是命运凄惨,似乎成功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比梵高时代再稍晚一点的另外一个人,他生前却享尽了荣华富贵。当今世界十幅最贵名画,他独占四幅,还是第一个活着看见自己的作品被端进了卢浮宫,他就是毕加索。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草根,如何能够在江湖当中逆袭,最终做到名利双收的呢?本文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毕加索独创的立体主义,简要介绍他的奋斗史,成功路。
关键词:毕加索通俗易懂立体主义奋斗成功
引言
我一直相信,所有的巧合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些规律。看不清楚的人呢,总会把他们全部归咎于命运。而看得清楚的人,则会从中找到一些独门秘笈,加以运用。很显然,毕加索属于后者,按照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如果你想要在起跑线上比别人多走那么一步的话,通常有几种方法:要么拼爹,要么看脸,要么贴关系去找个好老师。很可惜啊,毕加索都没有,而且他生存的那个年代还不算特别好。那个时候,江湖上已经有了各大主流门派(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而且高手(莫奈,高更,梵高,塞尚······)云集。想要在这些人底下混出头,实在是难如登天啊。怎么办呢?一个草根,要怎么在江湖上迅速崛起,让别人一眼就记住你呢?且看毕加索如何用实现他的华丽逆袭。
勤奋
勤奋,这个没人能帮你。有些人在江湖上混,靠的是什么呢?嘴皮和脸蛋。这种人我们通常叫他“偶像派”。娱乐圈里特别多这种人,这种人通常能火一时,火不了一世。为什么呢?要成为一代大师,没有两把刷子肯定是不行的
。自作聪明的人通常想不通这个事情,经常摔跤。因为太想要走捷径,其实基本功啊,真没什么捷径可走。一个字—练!两个字—苦练!看下毕加索怎么练的:
8岁 12岁
可能大家觉得这是神童啊。其实人家真没什么技巧,就是学的早。除了每天苦练之外呢,毕加索还得进入一些正规的门派,去学习前人的经验。在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他被送进了西班牙巴塞罗那高等美术专修学校。进入学院派以后,毕加索的水平突飞猛进:
15岁《第一次的教会仪式》 16岁《阿拉贡人的风俗》
这些都是非常写实的作品,写实是学画画的人必定要经过的一步。那一年他参加了一场全省性质的美术大赛,并且凭借着高超的构图、光影等武器,成功打败众多敌手,成为了新一届的冠军。从此,在西班牙的艺术江湖上开始有人会记住
“毕加索”这个名字。其实,想要在江湖上混口饭吃,按照这种写实的技法也就够了。就像是我们现在进入大公司,哪怕是混不出头,衣食无忧总是没问题的。但是毕加索知道,出身草根,在主流的世界里最多只能混成精英,是混不成大佬的。如果一直按照写实技法走下去,就算混到死,能不能当个画院院长,还是一个问题。更别说,这一路写实技巧上去,还有两座高山: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
于是毕加索决定出来单干,自立门派,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在写实一直是绘画江湖里的主流时代,毕加索决定另辟蹊径,与其更好,不如不同。那怎么不同呢?如果只是在写实的领域里面去动一动手脚,比如说你画人物,那我就去画风
毕加索的逆袭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