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7 三卷简介.ppt第七讲
《资本论》三卷简介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1
一、三卷的研究对象
三、三卷的研究方法、地位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二)企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理论
本讲要点
二、三卷的内容结构
(三)剩余价值分割理论
四、三卷的基本理论
2
1894年恩格斯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三卷
恩格斯为第三卷的出版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当年恩格斯已经74岁高龄。
恩格斯在三卷序言中描述了整理三卷手稿工作的困难:
3
“首先而且主要妨碍我的,是长期视力衰退……此外,还有一些别的无法推卸的工作,如马克思和我本人以前各种著作的重新出版和翻译,就是说要订正、作序、增补等等,而这些工作没有新的研究是往往不可能进行的。首先要提到的是第一卷英文版,我对这个版本的文字担负了最后审核的责任,所以它占了我许多时间。……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又赋予我新的责任。……本卷的编辑工作根本不同于第二卷。第三卷只有一个初稿,而且极不完全。”
“第三卷花的气力比我想象的要多,有一章我必须全部重写,而另一章只有一个标题,我只得自己写。”——恩格斯《马恩全集》第37卷117页
4
一、三卷的研究对象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1、这里的总过程不只是产业资本的运动,而是各种资本形态运动的总和
2、这里的总过程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分配过程的统一
3、不是笼统地研究资本运动的总过程,而是研究各种具体的资本形式和与此相应的剩余价值分配的各种具体形式
4、研究的中心是各个资本家集团以及大土地所有者怎样瓜分剩余价值
5
“第三卷所阐述的就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律”。“剩余价值的分配就象一根红线一样贯穿着整个第三卷。”
——恩格斯《全集》22卷511,512 页
6
二、三卷的内容结构
包括7篇52章
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第三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前三篇分析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利润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及价值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中心说明产业资本家如何通过利润的平均化来瓜分剩余价值。
7
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
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
4~6篇考察剩余价值的进一步分割,分析商业资本、生息资本、大土地所有者如何瓜分剩余价值
第7篇是三卷的总结,也是全书的总结。综合分析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论述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概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质和社会的阶级结构。
8
三、三卷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地位
突出转化的分析:三个转化体现了由抽象到具体和本质到现象的转化
“将阐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研究的最终结论。”“同研究对象有关而在前两卷中必然得不到解决的全部问题,在这里都得到了解决。”“是圆满完成全著的结束部分,甚至使第一卷相形见拙……这个第三卷是我读过的著作中最惊人的著作……。最困难的问题这样容易地得到阐明和解决,简直象做儿童游戏似的,并且整个体系具有一种新的简明的形式。”
理论地位
研究方法特点
9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第一~三篇)
分析三个转化过程
m转化为p ; m’转化为p’
p转化为P ; p’转化为P ’
w转化为pp
产业资本家如何通过利润的平均化来瓜分剩余价值
研究中心
四、三卷的基本理论
10
资本论7 三卷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