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琵琶左手的演奏技巧.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论琵琶左手的演奏技巧 】是由【秋江孤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论琵琶左手的演奏技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论琵琶左手的演奏技巧
琵琶这门乐器从它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
这两千多年的历史当中,从它的演奏形态以及手法运用上都取得了非
常大的进展,它的表现力也极其丰富。器乐演奏是用中国乐器的声音
来表现演奏者内心情感的,那么,怎样取得一个很好的声音,怎样用
很美的声音来打动听着,更好的来表现乐器所应该表达的内容?这是
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在训练当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关于发生在技
术上的问题。
一、按音
(1)首先,按音的手形,应该保持一个松弛的状态,不要过于
紧张,大指放在琴背后,第一把为“re-sol”的位置,有很多情况,大指
太向里,琴的侧面与手连接上,这样在按音当中会造成紧张,而且换
把很不方便,所以手背应该有个弧度。
(2)下指按音时,需要有一定的力量集中在指尖,按下之后手
指应放松,不能一直绷着劲,注意找到“点”的感觉。一般来说,在按
音时,中指容易找到“点”的感觉,而无名指与小指就差一些,如果手
指太弯容易把弦拽出去,音色偏高:手指太瘪,容易造成紧张,不协
调。所以,我认为小指可以利用一下手背的力量,无名指则要加强手
指本身的力量,同时也可以做下扩指的练习。
(3)在西方的演奏乐器中,如小提琴演奏,小提琴大师把左手
的指力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训练。那么,我觉得在琵琶的演奏
当中,也应该重视这一点,单独把左手徒手的一些练习作为一个重要
的环节,注意节奏变化,尤其在快的时候,需调节松跟紧的关系,不
要紧张,以太免造成过度的疲劳感。
(4)相把位按音,因为把位比较大,可能会有些不便,大指扶
持着琴时容易紧张,尤其在四弦上,所以要特别的留意些。在练习左
手按音的同时,学会利用琵琶本身的一种自然的重力,随着力量的增
加,琴会慢慢的向后移,基本与身体平行,这样会觉得使不上劲。建
议:把琴向前斜一些,靠琴自身的力量往前有一个“送”的感觉,在按
的时候,左手有一个“迎”的感觉,这样来找一个“点”。如果没有“点”下
去,就会变成一个“面”,这个“点”不集中,手指用劲就会不到位,所以
手指要稍微立起来一点,把这个劲送到指尖上。
二、打音、带音
如果我们平常在练习按音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压弦“点”的感觉,
那在练习打音和带音时,就会很好的去利用这个“点”。琵琶演奏当中,
左右有很多虚的东西,一般来讲,虚实结合,弹为实,左手的打、带
都属于虚音的表演,这些技巧对于表现乐曲的一种内在,细腻的情绪
会很细致,节奏的控制在打和带练习上尤为重要,关键在于打印后的
带音肯定会抢节奏,容易出现一带而过的现象。在加上右手做练衡感,因为左手虚音声音比较弱,比较小,
比较纤细些,那右手千万不要弹得声音过大,这样会掩盖住左手的虚
音,造成声音极其的不平衡,所有右手要控制下力度。
左手的换把,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在快速的演奏当中造成很
大的麻烦,比如:换把不顺,导致音乐乐句的间断、不流畅,很
多问题都是在换把的基础上暴露出来的,换把最基本的手形要保持住,
由I把位换Ⅱ把位时,手腕、小臂需要自然,不要用过多的劲。那么,
把位的改变跟手臂包括大臂的运动,它们是什么关系呢?我认为应该
是同步进行,不要过早的往下拽,也不需要往上过早的拾。还有就是
在演奏当中多注意旋律的走向,旋律的进行,不要把换把当成一个非
常了不得的问题,比如在弹奏音阶、琶音的换把当中,换把的技术问
题是次要问题,首先要想的就是音阶的走向,节奏要跟上,从内心的
感受上不要有断的感觉,不要因为技术造成停顿,这样换把痕迹会非
常明显。总而言之,建议在练习换把的时候,依靠自己内心的一种听
觉来把这个音乐联系起来,这样才会减轻一些技术上的负担。
三、揉弦
在琵琶表演艺术当中,揉弦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它对于美化
声音、刻画音乐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①揉弦一般有大、小、快、慢之分,所谓大和小,就是它的动作
幅度:快与慢,则是指它波动的速度。有了这大小快慢,从中就可以
变化出很多关于揉弦的技法。比如:大而慢,幅度大,但揉弦速度慢:
大而快,幅度不变,但速度加快,以此类推,还演变了小而慢,小而
快。总的来说,幅度与速度的变化在揉弦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②另外,揉弦还可以为分为:轻揉、重揉、急揉还有音头揉、音
尾揉和同步揉: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根据乐曲的不同,情绪的不
同,会有不同的揉弦方法。
③在揉弦的动作来说,一般分三种:
第一,手指的揉弦,动手指,手腕不动:
第二,小臂的揉弦,动手指,动小臂:
第三,大臂的揉弦,动手指,动大臂,一般演奏一些和音,比如
按三个音时动作要大一些,需动大臂,只动手指的话,力度不够,声
音出来不均匀。
④揉弦在练习当中应注意的几点:
首先,要有紧有松,往外拉弦时,有一定的紧张度,收回来后须
放松,可以借助琴弦的张力把手自然的带回来,这是慢练时最基本的
动作。在快起来的时候,揉弦的振幅要平均,比如从“la”拉到“do”那么
第一,二,三次以后得这些音都应该在“do”的位置上,用小臂带动手
腕,手指的关节不要太软,不要动来动去的,这样会不稳定。建议:
在练习揉弦时,在中速以上的速度来掌握,太慢了可能会找不到那种
用力的感觉。
⑤不同的乐曲对揉弦上有不同的要求,这要结合乐曲的内容,跟
它的音乐要符合,与刻画的内容要符合。例1:在《虚籁》的片段中
就有轻揉,慢揉的技法,需要一种宁静的感觉。例2:在《诉》的结
尾处,有段揉弦需要幅度大一些,以此来表现乐曲的气势,这时的揉
弦要有大的张力,就要加上点小臂的动作。例3《塞上曲》里面的会
有音头揉(直接揉)和音后揉(弹完之后揉)同样一个音,有不同的
揉弦办法。由于乐曲的要求不一样,在揉弦的使用上也就不一样,具
体揉弦使用哪种揉法,这要根据乐曲的不同要求来不同对待,要用心
的揣摩,合理的运用。
四、滑音
滑音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表现手法,被很多乐器广泛使用。在琵琶
演奏中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滑音一般分为:装饰性滑音、色彩
性滑音和风格性滑音。
(1)装饰性滑音,一般多见于三度以内的上滑音、下滑音和反
回滑音三种。在乐曲中起到了装饰作用,借以强化音乐艺术的感染力,
丰富与深化乐曲的表现力,赋予旋律优美柔和,委婉圆润的美饰作用。
例1、《阳春白雪》第一段开始的第一个音“mi”即为快速上滑音的效果,
滑动的过程疾速,铿锵有力,富有生机,以显示出轻快活泼,春回大
地,万物向荣一派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象。相反,这个音速度过慢就会
显得过于笨拙。例2、古曲《塞上曲》第一段(思春)开始的“la”即为
慢上滑音,滑的动作缓慢,音韵悠长,音色非常委婉,从而赋予表现
深情婉柔,细腻,怀念亲人的眷恋之情。
(2)色彩性滑音,一般是指在旋律进行中使音与音之间起到一
种连结延续深化的作用,如何练好色彩性滑音?这里须强调一定要从
乐曲内容,情感的投入,技巧的运用上作恰如其分地而有选择的给予
处理,同时还要注意滑音前的准确与稳固。以及滑高或滑低的经过音
的平稳、自然、流畅。例《彝族舞曲》中的片段就使用了色彩性的滑
音,这种滑音可以使旋律更加柔美丰满。
(3)风格性滑音:主要突出地方的风格,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
和气氛。一般来讲风格性滑音其滑动的幅度比较大,风格浓重,具有
较强的戏剧性特点。琵琶乐曲中的大上滑,大下滑和大回滑等技法,
均属此类。例1《渭水情》第七十三小节中“re”大滑至高八度的“re”以
及第七十九小节的“re”大滑至上七度的“do”都是运用了大上滑的技法,
其速度较快,运指扎实,具有一种强烈向上的冲击力量,因此显得刚
健昂奋,粗犷豪放。例2《草原小姐妹》【二】(与暴风雪搏斗)中运
用二、三弦由低音向高音,又由高音转向低音作往复不断的大回滑动
作,先虚后实,由弱到强,充分描绘出暴风雪即将来临时的特定环境
气氛,同时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总而言之,各种滑音技法的组合运用,是相互融合、影响、串联
的,比一种技法来表现范围更广,发音更美,因而在风格韵味,声音
色彩上会产生变化无穷的可能性,巧妙而恰当的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
滑音技巧更能够美化音乐的内涵,乐曲中有起有伏,有动有静,有高
潮有铺垫等等,因,此也就会必然有各种不同的滑音组合与变化,只
有具备了完整和全面地掌握滑音技法的能力,才能跟好的创造出更加
完美的音乐。

论琵琶左手的演奏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秋江孤影
  • 文件大小236 KB
  • 时间202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