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兵家用兵)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得出。(民心向背)
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这首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气节)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文章开头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
项羽早年的学习态度以及面对秦王的“言志”所显示出的性格特点,和他以后的成功与失败,有什么潜在联系?
项羽少时
思考; 1. 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
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
明确:项羽家世:①世代为楚将。
②祖父为秦所戮。寓意:①世代为楚将。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
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
②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
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
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
项羽少时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提示:“不成”“又不成”“不肯竟学”,项羽少时在个人修养上的缺失对其日后性格的形成及一生的事业成败起了制约作用。
彼可取而代之也。
——项羽
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
——刘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
豪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
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
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
优柔寡断,拒纳良言, 错失良机,大失人心
埋下了落败的种子。
性格与一生功业的成败的联系:
“《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 -----郑板桥
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项羽本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