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拉大锯》说课
景东县幼儿园田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班语言活动《拉大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设计意图、说活动目标等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源远流长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丽奇葩,具有简便、易行、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等特点,对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具有良好的作用。民间游戏儿“拉大锯”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智慧活动课程语言儿歌。儿歌“拉大锯”篇幅短小,精炼,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开心,
二、说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民间游戏“拉大锯”注入儿歌的元素,更显示出它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好表现的特点,而且民间游戏“拉大锯”可以在教室里随时随地开展,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不用任何道具就能玩得很开心,是一把开启幼儿“说话”的“金钥匙”。针对这些特点,我班开展了“拉大锯”这一语言活动,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参与、表演、学习朗诵儿歌,与同伴、老师一起体验游戏的快乐!希望能带给孩子们智慧、无穷无尽的快乐和满足。
三、说活动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能口齿清楚的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同时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念儿歌,念准“拉、据、姥、戏”。
2、方法与过程: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学习儿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和同伴共同玩听说游戏的快乐。
重难点:
重点: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学习儿歌,难点:学会念儿歌。
四、说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和一名幼儿准备好儿歌表演。
2、CD、图片。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主要应用教学方法有视、听、讲结合法、观察法、动作表演等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幼儿学习。
学法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以幼儿为主体,采用自主学习和游戏法,学习儿歌。
六、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听CD,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3、教师与一名幼儿表演儿歌拉大锯,幼儿观看。再次感知儿歌内容。
4、初步学习儿歌,教师引导幼儿念儿歌,提醒幼儿注意念准“拉、据、姥、戏”,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突破活动的重点。
5、玩游戏“拉大锯”。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幼儿边念儿歌边与同伴协调地拉动双手做动作,体验游戏的快乐。幼儿游戏2—3次,教师给予指导。巩固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和记忆。突破活动的难点。
5、教师小结,活动结束。对整个活动做简单小结
七、活动反思
拉大锯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