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精美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
2、能力目标:学习对精彩语言的赏析,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情感目标: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极其难点
1、教学重点:反复朗读,积累丰富精美的语言。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角度进行自主赏析。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14-5-56)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1、学习《充满活力的春天》
(1)作者简介
高晓声(1928年7月8日—1999年7月6日)江苏武进市人。1957年5月,进江苏省文联创作组,专事文学创作。高晓声曾任中。1999年7月6日因病在无锡逝世。高晓声一生热爱人民的文学事业,成绩卓著。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陈免生上城出》和《青天在上》脍炙人口,谱写出中国农民人性人情之美,语言乡土化、民族化,具有典范性。
《充满活力的春天》选自小说《钱包》。
(2)集体朗读选文
(3)查字典解释“星罗棋布”“正儿八经”“素净”的词义。
(4)自选角度,学习赏析
(5)小结
《充满活力的春天》是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片段,具有两个特点。
其一:抓住特征进行景物描写
从作者所写的景物来看,在时令上属于春天;在地理上属于江南。进行景物描写就要抓住江南春天的特征。选段写春天,紧扣“活力”,写江南,突出水乡。文中这样的信息如:“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平静的水”都突出了水乡。“山山水水都爱娇”“水底一群群的游鱼”昆虫“从冬眠的壳壳里冲出来”,紧扣了活力。
其二:写意与工笔相结合
写意又称白描,即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如“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寥寥几笔就勾画出鲜明生动的春天来。
工笔又称细描,即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精雕细刻的描写。如“在阳光明丽的中午……好像待命出发的潜艇队伍”这里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将水中的游鱼清晰地呈现出来。
2、学习《夏夜》
(1)作者简介
钱钟书(-),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1941年写的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使之蜚声文坛。其中《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书。《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钱钟书先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夏夜》选自他的成名小说《围城》。
(2)集体朗读选文。
(3)自选角度,学习赏析。
(4)小结
其一:这段景物描写的主要特点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视线来描写环境。
段首第一句话“他靠纱窗看出去”先交代人物和观察点。观察的顺序从上到下。先写天空的星星和月亮,再写地面上的生物。写地面的景物由近到远,从近处的小虫,写到远处的蛙群、萤火。
其二:运用比喻其警有趣,语言机智风趣。
如把一梳月亮比喻成未长成的女孩子,把蛙群的叫声比做“水煮得发沸”,把萤火比做“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这些比喻都显得新鲜奇特,生动的写出了夏夜“密”和“忙”的特征。
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四个选段,尽量多的留下记忆。
第二课时(15-1-57)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1、学习《晚秋的原野》
(1)作者简介
叶以群(1911~1966),原名叶元灿、叶华蒂。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多彩四季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四季教案 苏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