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人事.doc绵阳人事
第三期
总第385期
绵阳市人事局主办
★
本期要目
【领导言论】
★以非常之举解非常之急确保灾后重建人才之需——在全省人事编制工作工作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p1
【工作动态】
绵阳大力实施“四措引才”全力为灾后重建提供人才保障 p7
全市解决乡镇临聘人员问题工作现场会在三台召开 p9
市人事局、编办值守政风行风热线节目 p13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新规”出台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固定用人转为合同用人 p14
我市7人荣获2008年度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p15
九洲集团在站博士后获首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 p15
绵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狠抓“两个拓展” p16
市人事局启动副科级空缺领导职务竞争上岗工作 p18
为推动产业升级转型蓄力长虹广揽国内外高端人才 p19
绵阳网上人才一季度人才供求分析 p20
联系电话:2265830 2262237(传真) E-mail:******@my.
网址:/(党政网) ./(政务网)
市人事考试中心出台2009年人事考试工作要点 p22
游仙区认真督查编外用工加强临聘人员管理 p23
三台县积极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准备工作 p24
潼县积极组织专家服务团送科技下乡 p25
三台、梓潼等地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p25
安县人事局着力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 p26
简讯十一则 p27
【专家风采】
【经验交流】
三台县创新事业单位年检思路效果良好 p32
安县人事局五项措施切实加强两会期间维稳工作 p33
【调查研究】
★江油市山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科学思考 p34
【普法园地】
★《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p44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释义连载之三十四-三十八 p47
【3月大事记】 p49
责任编辑:胥跃东李伦执行编辑:陈国明
【领导言论】
以非常之举解非常之急确保灾后重建人才之需
——在全省人事编制工作工作会议上的书面交流发言
市人事局局长、市编办主任胥跃东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绵阳遭受史无前例的巨大损失,9个县市区全部成为重灾区,其中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安县为极重灾区。在灾后重建进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人事部门配置人才的重要职能作用,把握灾后重建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灾后重建战略调整为主线,以灾后重建人才需求为中心,以人才招聘引进服务为重点,以推进常规工作为抓手,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努力为灾后重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主动提供就急政策服务,千方百计鼓励技术人才投身灾后重建
特大地震突袭绵阳后,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灾后重建必将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必将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其匹配、支撑。在地震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利用人事部门制定人事人才政策的职能优势,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开辟人才绿色通道激励各类人才积极投身灾后重建的十条政策措施》。随后,又会同组织部门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灾后恢复重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意见》。同时,市人才服务中心和考试中心也立足各自职能实际,分别制定出台了“重建家园,服务人才”的五条措施和“重建家园,服务考生”的四条措施。《十条措施》主要涉及“重灾区急需的人才,可直接考核招聘或直接办理调(流)动手续;对参于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初、中级职称计算
机、外语考试可‘先评后考’,并可及时组织召开专门评审会;对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优先推荐参加国家、省、市各类专家的评选;新招募的‘三支一扶’志愿者、‘一村(社)一名大学生干部’和农村特岗教师将向重灾区倾斜”等内容。《意见》着力、系统构建灾后人才引进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互动交流机制,为全面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通过制定特殊时期的特殊人才政策,为外地人才来绵参与灾后重建提供了政策支持,激发本地人才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同时也为重建单位、企业和县市区引进人才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政策依据。
二、主动拓展就业开发服务,千方百计激发引进人才投身灾后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关键在人才。针对灾后重建需要,我们积极创新工作举措,抓好需求调查、人才引进、争取对口援建省市支持、促进人才就业、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灾后重建网络培训,提升了各类人才服务灾后重建的能力、素质和水平。
一是开展需求调查,编制发布目录。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各县市区、各行业灾后重建人才需求
绵阳人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