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05第五章 生产技能知识学习活动的 Eppt职业教育心理学.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生产技能知识学习活动的心理
第一节技能学习概述
一、技能学习及技能的种类
(一)什么是技能学习

技能学习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学习。
广义的技能学习,就是学习在特定目标指示下的操作顺序。无论是一组内隐的智力活动,还是一组外显的肌肉活动,技能就是一组按特定的步骤逐一执行的活动方式(操作方式);技能学习便是让个体学会当面临一个问题状态时,如何在目标的指示下,通过一系列操作(或智力操作,或运动操作)来达到目标状态。

狭义的技能学习主要指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指在活动中经过练习而获得的由一系列实际活动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动作方式。
又叫: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motor skill)
二、技能的种类
(一) 操作技能 是指由一系列实际活动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动作方式。
(二) 心智技能 是指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基本单位不同
智力技能的基本单位是产生式(亦称为规则);运动技能的基本单位是动作。
2、借助的对象不一样
前者是骨骼肌肉,后者是词。
3、活动的结构不同
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因而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而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
联系:
1、都是组织化了的结构
2、都是一组按特定的步骤逐一执行的活动方式(操作方式)
3、运动技能总是包含或伴随着智力技能
(人真实的、完整的运动技能包括三类成分:一是执行程序;二是知觉反应线索;三是肌肉运动反应。其中,程序是动作刺激的控制部分,它基本上属于智力技能的范畴,即运动技能总是包含或伴随着智力技能。)
第二节技能学习的过程
一、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二、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
一、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1. 模式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使学生了解模式的“原样”,即知道该实现哪些动作或如何完成之,从而明确活动的方向,建立起进行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为进行模式操作提供内部控制条件。在心理模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模式定向往往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而获得的。
一、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2. 模式操作阶段 指学生亲自应用智力活动模式去解决问题。由于操作的对象是心理——教学模拟器、检测仪器和心理诊断程序图示等物质形式的客体,学生对智力活动模式可通过一定的机体运动来体现。由于对象在动作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也是以外显形式来实现的,这样,学生作出的动作可以在头脑中产生完备的动觉映象。这就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内化打下基础。 在这一阶段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循动作序列,逐一执行,并及时考察动作执行后对象的变化;并要求学生边执行动作边口头报告,使活动易于向言语执行水平转化。同时,向学生提供毛病类型,以便智力活动模式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有关诊断活动的表象。
一、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3. 模式内化阶段 指智力动作离开心理模式这种物质客体与外观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对象进行加工改造,使模式在学生头脑中转化为心理结构内容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中,要求学生离开书面言语形式的模式,在口头上言语水平上展开各个动作,然后逐一简缩,省去不必要的动作。同时要求学生由“大声报告”的外部言语逐渐转向内部言语,使动作概念内化到学员头脑中。当然,如果构成心智技能的某些动作成份学生在其它心智技能影响下早已形成,则可在智力水平上直接迁移,而不必经历上述每一阶段。但是,新的智力动作之形成必须要经历这些阶段的。由于心智技能是按照一定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养中必须按照这三个基本阶段进行分阶段练习。

05第五章 生产技能知识学习活动的 Eppt职业教育心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