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中成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386-01
中成药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作用,随着医药事业的不断改革创新,新剂型、新品种的开发,给传统中药带来了生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成药的合理、准确应用尚存在诸多问题。
一目前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随意加大剂量,超量滥用
(二)长期服用使其在体内蓄积:药物都经肝、肾代谢,长时间服用某一药物,会加重人体肝、肾功能负担,特别是对肝肾有毒中药。例如长时间服用含有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会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三)药不对症及配伍不当:如果用药不讲表里虚实寒热,会使得其反。中药主要以复方配伍,可增效减毒,若配伍不当则为害不浅。例如丹参注射液加vc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四)随意改变用药途径: 如把作为肌注用丹参注射液用于静脉注射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有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可能。
(五)中成药与西药不适当联合应用:如含有机酸的中成药,服用后使乙酰化后的磺胺类药物溶解度降低,形成结晶,损伤肾小管等尿道上皮细胞,引起结晶尿、血尿等。
二应用中成药应注意的问题
(一)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合理用药:在临床用药前先要鉴别疾病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在临床上常会遇到同一种病,服用同一种药,疗效截然不同,这是由于病因、病机不同,个体差异等原因,因此,在用药时也应区别对待,辨证论治,对症下药。辨证是合理应用中成药的首要条件。患者和医生都要针对病症的特点,对症选用中成药,才能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二)合理配伍,提高用药疗效:
1 中成药与汤剂的配伍,如眩晕可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阴不足等几个证型,在应用汤剂的基础上与杞菊地黄丸、归脾丸等中成药配伍使用,增进用药效果,补充两种剂型之间的不足,满足治疗需要。
2 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如慢性胆囊炎常用利胆片,配合庆大霉素疗效增加,这是由于疏肝利胆中成药松弛胆总管括约肌,降低胆道内压,增强庆大霉素的抗菌作用。因此合理配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三)合理使用药引:药引在方剂中起到独特的作用,或为舟楫,载药上行,或导药力下行,引诸药直达病所,发挥其引经报使的作用,有时具有调和、顾护、制约或矫味等功效。临床常用温开水送服丸散,选择合适的药引会收到更好的疗效。服用补虚、活血化瘀和祛寒类成药,宜用温酒送服。枣汤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宁神之功。蜂蜜适用于肺燥咳嗽、阴虚久咳、习惯性便秘等。姜汤用于外感风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米汤有护胃气之功,可防苦寒伤胃。红糖可补血散寒、活血祛瘀。盐可引药入肾,滋肾药常以淡盐汤送服。
(四)正确掌握中成药的剂量与用法:中成药服用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单用量宜重,配伍用宜轻,性平和的药用量可大,剧毒药则应严格按照服用限量和时间服用,以免中毒。用量还可按照年龄、体重、体质掌握。
(五)选用合适的服用时间
1 空腹服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或直接在胃肠发挥作用。滋补类药宜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完全;峻下逐水药宜清晨空腹给予。驱虫药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服用,服药期间应忌油腻食物,以利于虫体与药物充分接触而发挥作用。祛痰药宜空腹服,使支气管分泌增加,从而稀释痰液,便于排痰。制酸药、健脾开胃药宜
合理应用中成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