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188803.doc江苏理工学院2012—2013-2学期
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的构建
——中美经济的发展比较及全球化的影响
【摘要】进入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主要为产业内贸易,国家之间的分工呈现垂直分工的格局。中国凭借劳动力比势参与与国际贸易,同时决定了中国处在全球垂直分工体系的末端。然而,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国经济增长的全球福利效应主要从以下渠道得以体现: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劳动要素密集产业分工,出口劳动要素密集产品,国际价格小于贸易伙伴国的国内价格,伙伴国国民福利增加。同时,中国进口资源等投入品、中产品、资本品和奢侈品,出口这些产品的伙伴国分享中国巨大的市场,福利提高。投资方面,廉价的劳动力为国际资本创造投资机会,外资不断涌入中国,由此增加了资本输出国的GNP。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中国也提高了自身的国民收入,其结果是中国输出富余资本,增加全球货币供给。
在以上分惜的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应该继续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参与。针对近两年中国出现的结构性过热现状,政府出台了和即将出台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显然政策制定者应该考虑到这些政策产生的和即将产生的国际影响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外兴起的经济全球化理论,至九十年代初,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国内学者在对外国论著进行译介、转陈和评述的同时,也从中国角度透视经济全球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综观国内近十年来有关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情况,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本质、内容,到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影响,可以说研究的触角无所不及,研究内容纷繁复杂。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影响等问题,世界上还在议论纷纷,但对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一点,已被认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具有巨大的社会进步意义。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这一趋势为自己的国家谋取各种利益。但是,目前西方所主张的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以实现全球少数人利益为目的资本征服整个世界的过程。而作为西方世界领袖的美国,更是利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好时机,利用一切手段甚至不惜动用武力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冷战后,美国一些当政者和学者坚持认为,既然美国赢得了冷战,成为唯一的超
级大国,它就应当领导世界,构建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
美国在制定新世纪外交战略时特别重视经济全球化这个因素。经济全球化对美国霸权战略是把“双刃剑”,它虽然为美国维持全球“一超”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也构成了阻碍美国推行世界霸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全球化;美国霸权主义;宏观经济政策;贸易渠道;投资渠道
[Abstract] The new-economy era has witnessed great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system and division of to parative advantage of low-cost labor, China trades with other nations and ranges in the low level of division of labor system. However, it is an indispensable step for a nation to develop.
The channels by which China lays impact on global economy function as exports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and import sources,semi-finished products,capital products and luxurious products,which enhance the welfare of China’S trade -cost labor attracts FDI, which boosts GNP in capital export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trade,China has also improved national revenue,which leads to an outflow margin capital and an increasing global ary supply as well.
Thus,we know that China should g
形势与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