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鉴赏常用答题方法.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鉴赏常用答题方法.ppt古诗鉴赏
(常用答题方法)




鉴赏思想内容的答题步骤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怎样写?)
(比喻、比拟、借代、
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
白描细节等;抒情有直抒胸臆、借景抒
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对比、照应、衬托、
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等)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一、二句主要写了“静”,请简析作者写静的手法。
作者主要用了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的手法。鸟喧后的静,翻滚的厚云去后的静,这都写出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勾画出独坐出神的形象。
2、分析三、四句的表现手法。
三、四句运用了移情手法。第三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人与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第四句更突出了对山的喜爱。对山的喜爱,就是对现实的否定。山愈有情,人愈无情,诗人的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在这“静”中都表现出来了。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
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
意境;背景;主旨。
“怎样写”方面: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夸饰;用典;

“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
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
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
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
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鉴赏题的表述
3、对所抒发情感的理解和回答: 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骛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分析; 通过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淡、悠然、脱俗的意趣。
4、对诗歌意境的体味回答: 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例如: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分析:这首诗写秋晚山景,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客观形象);有机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主观感受)。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交融的感情)。
5、对关键字的品位回答: 词语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分析“闹”字:“闹”字以动写静(表达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浓烈气氛和春天那一派盎然春意以及生机勃勃的美妙境界(表达作用或效果)。

古诗鉴赏常用答题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ai.li.bin
  • 文件大小185 KB
  • 时间2017-10-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