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教案设计.doc《世说新语》教案设计
周芙静马坤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理解三则短文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主旨。
德育目标
从古人身上学习吸取做人的道理:人应谦虚;与人相处应落落大方,有礼有节,诚实守信。一、导入,作者简介。
本课选了三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作者刘义庆(403—444),祖先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人,后迁居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 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土。《世说新语》当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土大夫阶层的奇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二、译读短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1、正音,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
2、学生放声读课文,达到熟读的地步。
三、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结构。
(详细内容参见《中学教材全解》初三语文上册235-236页)
四、同上,译读短文《陈太丘与友期》。
五、再读文章,复习巩固。
(第二课时:后1则短文译读,深入研究)
一、复习前2则短文,齐读课文。
二、朗读《魏武将见匈奴使》
1、正音,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
2、学生放声读课文,达到熟读的地步。
3、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结构。
三、再读文章,复习巩固。
四、课文研读,解决课后练习。
:课文第1则“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什么意思?孔融为什么要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明确]:“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有出息。孔融也按陈韪的话推理,你现在不怎么样,推想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用反过来推理,批驳了陈韪对他的评价,讨回了自己的尊严,并使对方难堪。表现了孔融少年时的聪明机智。
:第2则中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明确]:可有多种答案。
(1)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2)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魏武为什么让崔季珪代替自己?后来为什么要追杀匈奴使节?
[明确]:魏武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自己认为长得丑陋,不足以震服别人。所以让相貌清朗而威重的崔季珪代替自己接见匈奴的使者。后来又要追杀匈奴使节是因为匈奴使节看出了床头捉刀的魏武才是真正的英雄。怕他回去说了不利于自己的话。
:这件事表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疑心重重、奸诈狡猾的性格。
(第三课时:字词积累和作业)
一、背诵课文。
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强行记忆。
二、自行阅读并翻译b-163的《荀巨伯》,以检验文言字词的积累与运用。
三、字词积累,详见练习册相关内容。
《<世说新语>三则》练习
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练习
《世说新语》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