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从广告设计转到广告业务
学电脑艺术设计的娟娟,在职校时给自己定的发展目标是从当平面设计员起步,往成为一流的电脑美术设计师的方向努力。由于性格外向,娟娟还特别注重性格的调适,以适应平面设计师的职业需要。父母对她的规划很满意,认为这是一份适合女孩子的工作。
毕业时,“三创”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娟娟,引起一家报社的注意,把她安排在广告部做平面设计。娟娟为自己顺利迈上规划中的第一个台阶而高兴,在广告设计的岗位上专注地工作。可是刚干了一年多,由于报社急需拓宽广告市场,让娟娟改做广告业务。父母有顾虑,认为拉广告比较辛苦,收入也不稳定,女孩子从事这个工作合适吗?
娟娟反复斟酌,觉得广告业务不同于广告设计,面对的是人,自己性格外向、独立性强,而且有广告平面设计的底子,联系业务时能领会广告客户的意图,一定能比没学过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有优势。再说有了广告业务的经历,能更好地揣摩客户需求,对将来成为一流的电脑美术设计师也很有帮助。娟娟不但愉快地走上了新岗位,而且当年就经手广告业务600多万,成了报社里有点名气的人物,个人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话题十八
调整规划
一、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
经济形势、产业结构的调整;
行业发展趋势变化和技术、工艺更新;
从业者所处的组织环境,即单位人际关系变化;
因单位需要,产生了岗位、职务的变化;
新的发展机遇出现。
2、适应自身素质发展提高的需要
工作一段时间,就必须反省:
自己喜欢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自己的专长是什么?
现在工作对自己的重要性、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是什么?
有哪些工作机会可供选择?
与工作有关的其他考虑呢?
存在的威胁是什么?
案例分析
刘迪三年前毕业于某著名大学,除计算机专业知识外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他认为自己很清楚人生应该做的事,对自己应过的优雅、浪漫和尊贵的生活方式也订了具体的目标。但刘迪毕业三年后换了三、四家公司,作过秘书、证券、编辑,都不能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因此感觉气馁。
请问:刘迪应如何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
分析:刘有较扎实的基础,但初期进行职业规划时由于经验不足,容易产生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挫折感。
修正:在人生理想指引下,宜采取“积小成功为大成功”作法,先采用结合现实的职业规划模式,将个人理想与组织远景相配合并使双方受益,逐步实现可行性目标,累积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再渐渐采取自我实现的职业规划模式,在中、长期致力于实现自我目标,最终达成理想。
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时机
1、毕业前求职期
学校人
职业人
就业信息、职场需求、家庭因素
2、职场初始期
工作3—5年:根据周围环境和自身素质调整
参看表格:P174
知识拓展:
日本的猎头公司普遍认为人生有三个转换职业的最佳时期,即所谓“转职适龄期”,如果想要转职就应该尽量选择在这三个时期内。
第一阶段:25-30岁。这个时期正是“自我独立、精力充沛、年轻有为”的阶段,无论哪家公司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这个时期可以大胆地到那些没有接触过的行业里去试试。
第二阶段:35岁前后。这个时期可以从事管理职位,但是只能在经验许可的行业内转职。
第三阶段:40-50岁,其中又分为45岁以前和45岁以后两阶段。45岁以前是充分显示个人能力的年龄段,而且企业也有多种多样的职务需求,选择的幅度和可能性都很大。如果是对一生只有一次的转职者来说,这是最佳时期。45岁以后也被称为过激时期,对有能力者而言,外企的部长、高级职务应为其目标。在这个阶段转职不应与过去的经历有太大的变化。
17.话题十八 调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