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范未成年学生酗酒的必要性与措施
摘要:概述酗酒对未成年人身心的危害性及目前未成年学生酗酒的态势,分析造成未成年学生酗酒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防范未成年学生酗酒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防范;未成年学生;酗酒
酒是用谷物或水果经发酵制成的饮料。酒中含有多种化学成份,酒精(即乙醇)是其主要成份,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分为酸、酯、醛、醇等。?在酒的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害杂质,如:甲醇、异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杂醇油;甲醛、乙醛、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类物质。
对于成年人来说,适量饮用后是能起到促进舒筋活血、精神振奋等作用。但是如果饮酒过量,酒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则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研究发现,过量酗酒对人造成的身心危害主要有:损伤人的神经及脑功能;引起性机能异常;造成对肝脏伤害;对眼睛造成损害;引起心脏、心血管消化道病变;过量饮酒还会造成中毒致死。据有关统计,全世界每年有
1500万至2000万人酗酒,其中10%至20%%;在食管癌患者里,过量饮酒者占60%以上。,枚不胜举。对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未成年人来说,酗酒中毒对他们的身心造成的损害程度势必更加严重。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由厦门市贸发局“关工委”、厦门市酒类同业公会等机构联合开展的,“为下一代健康成长,让未成年人远离酒品”为主题的,厦门市未成年人饮酒行为调查活动。调查对象是处于厦门不同区域的4所中学、2所小学以及1所“工读学校”(“工读学校”是厦门市为经常犯有较严重违规行为的未成年学生所设立的特殊学校。)在读的18岁以下的中小学生。调查对象分为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三类,以班为单位进行不记名问答卷调查形式。通过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深感目前未成年学生饮酒的现状是严峻的,必需引起有关各方的关注,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现就几个主要问题阐述如下:
一、目前未成年学生饮酒现象概况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对饮酒的危害性重视不够,防范酗酒措施不力,造成未成年学生酗酒的状况日趋严峻。主要表现在: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8岁以下就开始喝酒的占25%;10岁开始喝酒的占35%;等到16-18岁才开始喝酒只有6%而已;有21%的未成年人已有独自饮酒行为。
儿童7岁至12岁,属于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12岁到15岁的儿童为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学生时期,这时期他们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发育正处于逐步成熟阶段。他们的性腺机能的逐渐成熟;大脑皮层的沟回组织和神经元细胞逐步完善,内抑制机能日趋成熟。如果在这阶段酗酒的话,酒中的有害成分将直接损伤他们大脑、眼睛、性腺、肝脏等发育中的主要器官,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发育进程。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到有喝酒的未成年学生的比例已经高达75%,而且有25%的未成年学生竟然在8岁前就开始喝酒。未成年学生饮酒的普遍化和嗜酒低龄化之严重足令人咋舌。
调查显示:饮酒的学生中,有17%会酒后出现心烦气燥状态;11%酒后出现“说胡话”;%酒后产生呕吐现象;%酒后有出现“失控过激行为”。
WHO(世界卫生组织)对酒中毒的定义是:“过分饮酒者,他们对酒的依赖已达到这样的程度,在身体与精神方面,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以及社会与经济能力方面出现了明显的障碍或冲突,或者他们已有了这种发展的驱证状而需要治疗”。我国医学界对急性酒精中毒的一般定义是:饮入过量的乙醇或酒类饮料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及随后的抑制状态,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而饮酒后出现:口齿不清、说话不清楚;运动失调、步伐不稳、行动迟缓、难于站立;思想、行为和判断失去抑制、甚至出现攻击冲动等现象,则是酒精中毒早期的常见临床表现。
如果将酒精中毒的常见临床表现与调查结果的情况进行对照,足以表明未成年学生由于饮酒而造成酒精中毒现象的比例已经是相当高了。近些年来,不少医院急诊中经常要收治一些“醉娃”。喝醉的中学生居多,也有小学生,其中小女生也不少。日前,据《大河报》报道,郑州市第三初级中学初一的3名学生(1男2女,年龄仅为12、13岁)在期末考试之后,竟聚在一起连喝了近
5斤的“二锅头酒”,结果造成3人全都昏迷不醒被送入医院抢救。未成年学生的嗜酒低龄化和饮酒过量化现象日趋严重。
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身体的各部器官尚未完全成熟,
饮酒将影响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此外,长期饮酒也将导致人的记忆力、判断力下降,从而能造成学习退步。更严峻的是未成年人酗酒容易诱发违法犯
浅谈防范未成年学生酗酒的必要性与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