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流派和组织
设计流派或组织
主要活动地区
主要活动时间
代表人物
概述
各国
工艺美术运动
英国
1880—1910
莫里斯,阿什比
新艺术运动
欧洲各国
1890—1910
吉马德,戈地
德意志制造同盟
德国
1907—1934
穆特休斯,贝伦斯
风格派
荷兰
1917—1931
里特维尔德
构成派
苏联
1917—1928
马来维奇,塔特林
包豪斯学校
德国
1919—1933
格罗披乌斯
艺术装饰风格
法国
1925—1935
流线型风格
美国
1935—1945
罗维,盖茨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
1930—1950
阿尔托
意大利的工业设计
意大利
德国的工业设计
德国
日本的工业设计
日本
现代主义
欧美各国
1920—1950
米斯,柯布西埃
波普风格
英国
1960—1970
后现代主义
欧美各国
1965—
文丘里,索特萨斯
绿色设计
欧美各国
1970—
为什么要学习《工业设计史》?(重点)
1、启发创造灵感,培养创意思维;
2、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精华;
3、借鉴工业设计史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
4,正确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了解整个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把握时代精神,走在时代前沿)。
现在的工业设计注重什么?
当代工业设计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环境及社会效益。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之一,作为人类物质环境的生活质量规划者的工业设计师,对于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负有重要责任。
概述
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
1、设计的萌芽阶段;
2、手工艺设计阶段;
3、工业设计阶段。
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其特征是:
1、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2、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
3、但工艺美术运动也有其先天的局限,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
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却未能最先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体系,原因正在于此。
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运动,因为威廉莫里斯所推崇的是复兴手工艺,反对大工业生产,虽然威廉莫里斯也看到了机器生产的发展趋势,在他后期的演说中承认我们应该尝试成为“机器的主人”,把它用作“改善我们生活条件的一项工具”。他一生致力的工艺美术运动却是反对工业文明的。但他提出的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所创造,又为人民服务的,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乐趣。”及“美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正是现代设计思想的精神内涵,后来的包豪斯和现代设计运动就是秉承这一思想而发展的。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装饰艺术运动。
1、潜在动机:与杂乱的折衷主义和过分追求真实的自然主义决裂。
2、主张:
A、艺术应立足于现实,抛弃旧有风格的元素,创造出具有青春活力和现代感的新风格;
B、师从自然,提出了应该去寻找自然造物最深刻的本质根源,发掘决定植物、动物生长、发展的内在过程。
3、新艺术最为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的,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强的线条,充满了内在的活力,体现出蕴含于自然生命表面形式之中的无休无止的创造过程。
4、强调曲线是新艺术运动最明显的特征。
新艺术运动十分强调整体艺术环境,即人类视觉环境中的任何人为因素都应精心设计,以获得和谐一致的总体艺术效果。
新艺术反对任何艺术和设计领域内的划分和等级差别,认为不存在大艺术与小艺术,也无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之分。艺术家们决不应该只是致力于创造单件的“艺术品”,而应该创造出一种为社会生活提供适当环境的综合艺术。在如何对待工业的问题上,新艺术的态度有些似是而非。从根本上来说,新艺术并不反对工业化。新艺术的理想是为尽可能广泛的公众提供一种充满现代感的优雅,因此,工业化是不可避免的。新艺术的中心人物宾(Samuel Bing,1838—1905)就认为“机器在大众趣味的发展中将起重要作用。”但是,新艺术不喜欢过分的简洁,主张保留某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装饰性因素,而这常常是在批量生产中难以做到的。实际上,由于新艺术作品的实验性和复杂性,它不适合机器生产,只能手工制作,因而价格昂贵,只有少数富有的消费者能光顾。
雷诺(René Lalique)的经典作品,蜻蜓女人胸饰,是最具典型性的新艺术时期首饰。René Lalique最原始的灵感源于大自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他把自己融入大千世界,努力发掘每一个细微之处,探索自然界
工业设计史(课程免费下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