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阳新初中演讲.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学生动起来
------------------提高学生素质的唯一途径
徐望斌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马克思
俗语:劳者多能
当学生非常有兴趣地沿着教师指定的程序去构建自己的知识时,这个教师就是成功的;这个课堂才是高效。
案例一: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
《核舟记》
老师提前布置:三学生将在课堂上分别扮演苏东坡、鲁直、佛印,要他们按课本内容去做自己的动作;其他学生要按课本要求进行评判;正式上课就按预案进行,老师很尊重学生,边指导,边鼓励。
案例二:我自己的亲身实践 1993年9月
初一年级四个班,其中103、104为中等水平班级。103班的班主任为外语老师,我代数学的班级104班班主任为体育老师。
第一节课我就对学生宣布:
1、目标
老师:让我班的数学考试成绩平均分每次都超过103班;让我班同学在数学上用的时间比103班少,大家有玩的时间。
学生:认真完成我交给的课堂作业,尽可能在课堂内完成课外作业。
2、上课:
老师:精讲,一节新课8~10分钟,当堂批改一半人
数的课堂作业。
学生:听讲,完成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应付学校的检查)
若一作业本写完后,该本作业无错误,则奖励一
个作业本。
师生: 最先做完的由老师批改,最后的一半由先做对
的批改学生。
学生逐渐喜欢上我这个老师,尊其师,信其道。
案例三:黄石八中的学案教学法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 (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4)方法化原则:“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案编制的要求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
各科的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大体上来说,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
(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
(2) 紧扣大纲,开阔眼界;
(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
(4)面向全体, 层次多样;
(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阳新初中演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