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错误”― 课堂的精彩.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错误”―课堂的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到相应的变动"。在数学课堂中,碰到了有错的、有误的题目或回答,老师不要马上就更正或否定,而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机智,恰当地处理好"错误"资源,变废为宝,那才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并运用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错误"也有其独特的"精彩"之处。
一、错中晓――用错误引起学生的关注
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巧妙地加以利用。有时可以把错误展示出来,由学生自己去评价、分析,使他们都能关注这种错误,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作用。
二、错中辨――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错误之所以是宝贝,其价值有时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是在于师生通过思错、纠错活动获得新的启迪。因此,教师应因地制宜地处理好课堂上所出现的错误,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找错、辨错、改错的过程中,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创造出新的解答方法。这样的教学既没有对学生的错误全盘否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错误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学数学的乐趣。

三、错中悟――用错误增强学生的"免疫力"
平时经常听到老师这样教导学生:"这道数学题我讲了这么多遍,你们还是做不对,还是出错。"学生的这种错误是再错误,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知识性错误和方法性错误引起的,也可能是习惯性错误和偶然性错误派生出来的。
错误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师生从中获得新的启迪。下面就我在课堂上教学时出现的一个错误呈现给大家。
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师徒两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生产50个,经过4小时完成任务。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题目一出示,便有不少学生吵吵嚷嚷,发现题目错了,缺少条件,随即,一大片声音都附和着:
"出错了,出错了…"听学生这么一说,我定下神来看了看,果然,少了一个条件,我灵机一动,因势利导趁机对学生对:"看,老师不小心把题目的条件给漏写了,下面请同学们帮忙给老师把条件补上,看谁补充的条件最有新意!"一番话把全体同学的思维激活了。于是这节课就变成了围绕这道题改错补条件而展开的讨论课了。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不一会儿多种创新解法接踵而至,如(1)"徒弟每小时生产35个";(2)"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生产10个";(3)徒弟每小时生产40个,先工作1小时后,师傅才开始工作";(4)"徒弟每小时比师傅少生产6个";(5)"师傅每小时生产的零件个数比徒弟的2倍少10个?;(6)"师傅工作了1小时后,因有事耽误了1小时"……我不断点头赞许"你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真不错!"鼓励学生发言,这时有一学生站起来说:还可这样补充条件"徒弟每小时生产的零件个数是师傅的4/5"又一学生接着说我是这样补充的:"徒弟和师傅的工效比是3:5!"我带头为这些同学鼓掌,在我的鼓励下,不少学生编出了十几道分数应用题和比例应用题,并一一作了解答,学生在改错题补充条件的情境中自由想象,表现出了强烈的创新欲望,不

“错误”― 课堂的精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t83088549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