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文学教育丛书.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前言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随着
本世纪末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博大智慧和神奇魅力正越
来越引起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推崇。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渴求,已成为当
今时代持久不衰的社会热点。
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
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伟大事业中,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我们认清国情、
减少前进过程中的阻碍,而且能够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大精神力
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基于这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一批青年学者,在国内一
批知名专家的指导下,组织编纂了这套《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丛书。
《中国传统文化读本》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普及性读物。它从浩如烟海的
文化古籍中精选出六十部在历史上影响至巨的经典,按儒、道、佛、诸子、
杂家、文史、蒙学和家训分为八大类,作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书目,
这将使读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本丛书避免了以往古
籍整理中注释繁琐、白活生硬的缺陷,代之以一种全新的编纂方式和设计风
格,使读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一睹古代典籍的原貌。
我们相信,这套凝聚了两代学者心血和智慧的丛书,必将在中国传统文
化的普及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编纂委员会
一九九五年三月
导读
《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中国社会流传极广,影响至巨。在
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统治者的曲解和利用,《孝经》中许多有价值的的
内涵被冲淡或掩盖了,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重新认识。
《孝经》共分十八章,是儒家十二经中篇幅最短的一部。
关于《孝经》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中讲: “《孝
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认为《孝经》的作者是孔子。后世信奉此
说者,代不乏人。但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孝经》的作者是曾子,他说:
“孔子以为(曾参)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这种说
法要比《汉书·艺文志》早数百年。宋代以后,疑经之风盛行,于是又有很
多新的说法,如司马光的孔门弟子说、胡寅的曾门弟子说,其他还有孟子说、
子思说、汉儒说,甚至有魏晋儒者作《孝经》之说。隋唐以前,人们遵信孔
子说和曾子说,其后遂无统一认识,各取所信。今日,除研究者外,人们无
需为此多费精力,知其为先秦儒者所作就足够了。
《孝经》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是先秦古籍。孔子门人子夏的弟子魏
文侯曾作过《孝经传》;此外《吕氏春秋》中的《孝行》、《察微》二篇均
引用过《孝经》里的句子。因此,《四库全书总目》说:“蔡邕《明堂》引
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察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
儒家经典如五经之《易》、《尚书》、《春秋》等,在先秦均不称“经”,
只有《孝经》在书名内有“经”字。因此,《孝经》是儒典中称“经”最早
的一部。
《孝经》以孔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对孝的含义、作用等问题加
以阐述。依其内容,十八章大致可分为四部分。自《开宗明义章》至《庶人
章》为第一部分,共章,对孝加以概括性论述,并分别对不同地位的人的
孝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阐述。这是全篇的宗旨所在,内容重要;自《三才章》
至《五刑章》为第二部分,共章,主要讲述孝与治国的关系,强调孝在社
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其中的《纪孝行章》则专论孝子应做之事,是对一般意
义上的孝的解说;自《广至德章》至《广扬名章》为第三部分,共章,是
对《开宗明义章》中提到的“至德”、“要道”、“扬名”的引申和发挥。
因此,这一部分可视为《开宗明义章》的继续;自《谏争章》至《丧亲章》
为第四部分,共章。这部分各章之间内在联系不紧密,而是分别以不同题
目,对前三部分内容进行发挥和补充。其中,《丧亲章》可视为全篇的总结。
《孝经》篇幅虽短,文字不满二千,但内容很丰富,也根深刻。后世言
孝之书,其旨很少有能超出《孝经》的。因此有必要对《孝经》的主要内容
做进一步的介绍。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三才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开宗明义章》)。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
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
对于生活在家庭中的人来说,孝主要体现在事亲上,即对父母的奉养上。
那么怎样奉养才算孝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
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

《孝经》文学教育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243595614
  • 文件大小103 KB
  • 时间201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