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46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谢谢你们陪我度过这一段美好时光。”

教师观学生观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生用朗读表达自己对
课文的理解(但读得不好)——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再读课文(这时学生的朗读
效果较好)
(2)老师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再次体会——学生交
流,获得真实的体验——将自己的体验通过朗读表达出
来(这时学生的朗读效果较好)
课程观
一、现状
关注教学资源的开发;
关注学习方式的改善;
关注课堂互动与生成;
……
需处理好体验感悟与训练的关系;
需处理好教师理解与学生内化的关系;
需处理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生本互动的关系;
需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需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
二、反思
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
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对新教材编写体例不适应;
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理解
如:淡化知识教学(随文学习,适度有用)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三、对策——实事求是、辩证处理
(一)实事求是
“实事”:基于学生实际;基于教材内容
原汁原味地解读教材
本我阅读
换位阅读
“求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
案例1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小学: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了解诗歌大致意思;
读读背背。
初中:抓住描写景物特征的词语谈谈感受和理解;思
考景物描写与诗人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关系;把
握这首“古今七律第一”的诗歌的形式美。
高中:感悟杜甫在登高时所触发的人生悲怀以及大唐
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氛围;沉郁顿挫的风格;
“木叶”意象(探究)
(二)辩证处理
1、对教学目标的辩证处理
两种偏颇:固守传统的教学体系,依然以知识为
本位;对淡化知识观念的错误理解,不重视基础知识
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只关注文章的思想情感。

对教学目标的辩证处理——关注三维

既要重视显性的目标(知识与能力),又要重视
隐性的目标(过程与方法)。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
观这一目标中,还要有意识地考虑民族精神教育与生
命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落实,使“两纲”教育与语文教
学水乳交融,无缝焊接。
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维度的分量不一定相等
三个维度不一定分条阐述
应有“单元系统”的意识

46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