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甸中学新一轮中小学教师
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暨新课程师资培训规划
(2004年—2008年)
新课程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认真有效地实施新课程,必将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初中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力军,其教育理念先进与否、素质高低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根据《集安市关于落实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全面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集安市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暨新课程师资培训规划》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中学教师的实际情况,为使我校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教改新形势,我校教师新课程师资培训方案。
一、培训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为指导,立足于我校师资现状,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的师资培训模式,为我校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原则
根据集安市实施新课程的规划要求,结合我校的教改实际,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促进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均衡发展;
2、从教师的成长、专业发展出发,面向全员,突出骨干,促进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协调发展。
3、以校为本,立足岗位,自学为主,指导为辅,强调专业引领下的发斯,逐步建立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体制,促进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
三、培训目标
(一)培训总体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实施的共识。通过对我校教师的培训,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与责任感,积极支持、理解并主动参与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
2、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培训与教改实践、课题研究,使我校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适应我市素质教育的新进展。
3、构建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培训、教研、教科研结合,努力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模式,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评价教师,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巩固已有的校本课程,提升水平,增强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培训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4—2005年,实现我校教师更新传统观念,树立职业道德,健全心理素质,强化科研意识,提高教育水平的目标。基本上适应新课程带来的新的信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学校,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出发,确立研究课题,在研究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第二阶段:2006—2007年,实现“更新工作方式和知识技能,增强课程开发意识,做发展型、反思型教师的目标。在完成新课程通识培训七个专题基础上,重点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
第三阶段:2007—2008年,实现教师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目标,建立以各级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学等、双向沟通的良好学习氛围;成立年级组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为终身、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培训的内容
新一轮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坚持从实际出发,分步实施。内容包括:
1、综合培训
教师观念转变与更新
]职业道德构建与修养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策略与发展
教育信息技术掌握与应用
教育科研能力与培养
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花甸中学教师新课程培训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