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史纲要
导言
《罗马史纲要》是一部研究罗马社会发展历史的著作,起自旧石器时代,
止于公元五世纪中叶。本书力图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在尽量利用古人
留下的第一手资料和吸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罗马社会、经济、文化
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在此书的写作过程中,著者特别注意下述
重要问题,并着重对它们作了新的探讨。
一、关于罗马历史的分期问题
长期以来,史学家一般都把罗马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即王政时期、共和
时期和帝国时期。但这种分期方法具有很大的缺陷。首先,决定这种分期法
的基础不是社会经济的因素,而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即国家政权的形式。因
此,不可能全面地阐明罗马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更不能说明三个时期之间
的必然联系。第二,采用这种方法分期很容易混淆各个社会的性质。例如,
按照上述分期原则,王政时期又被作为军事民主制时代。而实际上,王政时
期却存在两种社会形态。在塞尔维乌斯·图里乌斯改革以前,罗马确实是处
于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即军事民主制时代。但在塞尔维乌斯改革以后,罗
马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原先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社会已被打破,过去
氏族成员间相互平等的局面也已消失,所以,从这时开始,罗马实际上已经
进入了以财产差别和阶级划分为基础的文明社会。这两种社会形态性质绝然
不同,但被划在同一个王政时代,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并寻求罗马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觉得有必要
重新明确有关历史分期的原则和方法。我们认为:确定分期的基础不应是政
治形式的更替,因为政治形式本身就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派生的因素,
而应当是生产关系的发展和所有制形式的变革。我们觉得采用这样的方法分
期具有明显的科学性。这是因为:首先,这种分期法的基础是罗马社会内部
发展的最重要的和最具有决定性因素的生产方式本身的发展程度。其次,这
种分期方法可以更正确地区别各个时期的特征,有利于揭示罗马社会发展的
内部规律。最后,采用这种分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人们了解人类社会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全过程,帮助人们正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根据上面提出的标准,本书把罗马史分为四个大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罗马“古代社会”①(即“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期。
这一时期又可具体地分为下面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罗马公民国家的形成阶
段,其时间大致从公元前世纪中叶到公元前世纪中叶。这一阶段的特征
是:原始的氏族公社所有制形式开始向“古代所有制”②形式过渡,原始的血
缘关系已被逐渐打破,在经过若干勒克斯的改革以后,一种新的、以地区划
分和财产差别为基础的真正的国家制度开始确立。但就形式和内容而言,这
时的国家还相当原始,我们姑且称之为早期古代国家,以区别于氏族社会。
第二个阶段是古代国家的完善和发展阶段,其时间相当于公元前世纪中叶
到公元前二世纪中后叶。在这一阶段里,罗马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古
①“古代社会”和“古代所有制”的含义在导言第三部分有详细论述。
②“古代社会”和“古代所有制”的含义在导言第三部分有详细论述。
代所有制形式已经在整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当时的阶级斗争主要是在贵族
和平民之间展开的,平民们为了争得自己的政治权利和摆脱沉重的债务压
迫,向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斗争的结果不但提高了罗马平民在政治上和
经济上的地位,而且还从根本上完善了罗马的国家机构。也就是在这一时期,
罗马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夺得了大片新的土地和
大量的财产,取得了地中海世界的霸权。
第二个时期是古代社会的衰落和奴隶制社会的建立期。这一时期相当于
公元前二世纪中后叶到公元后一世纪中叶。本书把古代社会的衰落和奴隶社
会的建立同放于一个时代,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古代社会的衰落和奴隶社
会的建立是同步进行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是成功的对外战争。战争促进
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而奴隶制的发展又反过来动摇了古代社会的基础,加
速了古代社会的灭亡。古代所有制形式逐渐被奴隶所有制形式所取代,原先
公民间政治上相对平等,经济上相对平均的局面开始消失,罗马社会又一次
陷入了混乱状态。这些情况表明: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原先建立在古代所有
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已经不可能解决当时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了,必须有一种
新的形式来替代它,这种形式既能适合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需要,又能反过来
促进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这种形式终于被屋大维找到了。
屋大维在结束内战以后,着手进行新的政权建设,他不但建立了一套适
合于奴隶制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而且还采取各种措施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
的矛盾,保证了奴隶主
《罗马史纲要》青少年教育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