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做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无论是师资还是办学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民办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老师大量流失、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这些问题,给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队伍是民办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今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并从强化教师教育培训、完善法规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8-0240-01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发展,同时也有巨大的竞争压力,从规模化发展到实现内涵式提升是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要想提升自身内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素质势在必行。
1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现状
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自有教师、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自有教师是指在该校工作10年以上或与学校签有长期合同的专职老师,兼职老师是指从事行政工作之余,担任部分学时的专业课或公共课的老师,外聘老师是指:聘用一些从国办学校退休的或者是一些单位的技术骨干,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来学校任教[1]。
(1)现阶段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大多都是通过社会或网络招聘来的,基本都是大学刚毕业,年龄相对年轻,有思想、有朝气,专业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可塑性也较强,接受事情较快,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但是,作为80后的独生子女,独立意识强,合作能力差,教学经验和科研水平需要大力提升。还有一小部分35-45岁之间的中坚力量,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技术职称都较强,是学校各个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在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较高,这些兼职的教师大多都是自身单位的教学骨干,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由于承担着自身单位教学或科研任务,相对投入到民办学校的精力是有限的,和学校的关系就是一种聘用的关系,所以,这些兼职老师们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民办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去,也无法及时、良好的适应民办高校的教学需要。
(2)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中,从年龄结结构上看,中青年的老师少,刚毕业的青年和60岁以上的居多。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从职称结构上看,初级和中级的居多,高级职称的比例较低,从学历结构上看,全日制本科占多数,博士研究生很少;从毕业院校来看。“985”、“211”重点大学毕业的少,大多都是普通本科或者民办的本科,学缘结构不合理。
(3)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相对于国办偏低,老师们的工作强度大。教师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强,另外,民办高校受很多条件的限制,老师们进修、出国、科研的机会很少,无法向国办老师一样正常的评定职称,老师们自身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民办高校教师的稳定性较差,进而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2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2016年国家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促进法的颁布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民办高校经过二十几年的曲折发展,深深体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必要
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