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保密”.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失败的“保密”
从11月21日中午起,哈尔滨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饮用水、水容器、啤酒、牛奶、饮料等统统遭遇抢购,甚至八宝粥、罐头、速冻水饺等快餐食品和擦手的湿纸巾也未能幸免。这一切,源于当地流传着中石油下属企业吉林石化工厂爆炸后造成的剧毒苯污水团,即将流入松花江哈尔滨江段,而哈尔滨的城市供水,绝大部分取自松花江。
当天下午1点多钟,电视台开始用滚动字幕播出即将停水4天的消息,原因是要“对市政供水管网全面检修”而临时停水。大道消息与小道消息的矛盾,使市民更加恐慌。“循着谎言寻找真实”的记者到处遭遇了权威部门的无可奉告,甚至推动“将这次污染事件公开”的知名专家,也不敢面对媒体的采访。
恐慌的源头来自参加了20日晚市政府会议的人,是他们将信息扩散到亲属直至亲属的亲属:一场公共灾难即将降临1000多公里长的松花江流域。在重重压力下,黑龙江省11月22日晨的广播电视,终于披露了部分实情。
在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前,吉林省有关部门仍然坚持,目前没有听说吉林石化爆炸污染松花江水源的说法。吉林市市委一名宣传干部更是表示,由于哈尔滨处于松花江下游,哈尔滨多年来一直抓住
水指标的问题,作水污染的文章。
究竟是什么缘故,驱使他们作出如此表态?
“一五”期间兴建的吉林化工企业,不仅是吉林省的纳税大户,而且还要向当地政府缴纳大笔排污费。从一个企业可以收取两笔收入,使有关部门变成了两面人:对企业,强调你排污了要收费;对下游松花江流域的上千万人民,坚决不承认有污染,即使有当地《生活报》的报道为证,有黑龙江电视台的画面为证。但手握一纸有关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你奈我何?不仅如此,环保部门一直不对外公布吉林石化的污染情况,公布了就是“伤害国家利益和政府形象”。吉化也因此得以污染下游几十年。
吉林石化没有污水处理厂吗?从吉化的各种宣传材料中得知,他们有完备的污水处理装置,据吉林环保部门的检测结果,其污水属于达标排放。但在黑龙江省媒体的“实录”中,看不到汩汩净水从化工厂排出;黑龙江省环保部门的内部资料,早就记载着松花江的化学污染严重。甚至俄罗斯的媒体,也已把松花江的污染提高到政治高度;国家利益绝不能以邻为壑依靠向下游国家任意排污而得到保证。更何况污水在进入俄罗斯之前,还要流经中国上千公里
?
化工厂的污水处理不仅设备投入巨大,而且运行成本高,这是很多化工企业偷排污水的经济动力。环保部门的缺位及利益链条的延伸,更助长了偷排。延续了几十年的污染,都与为了“国家利益”的“保密”有关。随着社会信息透明化的进步脚步,人们得以发现,诸多以国家名义实施的“保密”措施背后,都有行业、部门、地区甚至是企业利益的影子。
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加大了社会运行的成本,更加剧了公众对政府信息披露的不信任。解决的办法,就是及早公开披露信息,像11月23日政府公布真相并要求中小学停课一周后,反倒使公众渐趋平静。虽然出去躲避的市民已使火车票和飞机票紧张,但躲避也比疯狂购

失败的“保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