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没有“规矩”的改革.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没有“规矩”的改革
有利可图的改革?

经过世纪末的最后狂奔,在许多地方,房改的大幕已经落下。但是,对更多的人来说,“房改”并不是一个已经过时的词。
让我们先来看看当初的“理论”设计。由单位(及它们背后的国家)提供住房,负责维修,仅收取少量租金的模式已让国家财力不堪重负。于是,将房子以相当大的折扣卖给员工――因为过去的工资结构中根本就没有包含住房消费这一块,同时对未来的员工提供适当的住房货币补贴,国家从此退出这个资金的泥潭。看起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或许正因为对具体操办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有利可图的改革,所以它在各地的推进异常地迅速顺畅。在有足够的财力来赶末班车的某些部门,加紧建设和购置房产,并转手以低价卖给任何一个员工就成了一种正常的“反应”。年终的那一段时间,一些中心城区的许多半拉子高档楼盘都挂出了“保证确权,无碍房改”的大幅广告。这些一度滞销的楼盘在世纪末的房改中发现了机会――当然,这个机会并不是提供给所有的“单位”的。事实上,这些价值数十万的房子的确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仁慈的“单位”以差不多
1/10的价格“房改”给了员工。当房改的截止时间已到,所有拿到“房票”的人都像参加过一场盛宴一样,带着疲惫和充实的胃散场了。
房改似乎已经结束――虽然它才仅仅进行了一半。货币分房的原则、资金、期限等等进入了“惯常”的处理程序,也就是说,一个遥遥无期的流程之中。至此,改革的速度并不奇怪地慢下来了。决定前后办事效率差异的,自然是主事者在其中的利益“深度”的差异。

当规矩碰到利益

国企改革是近年一系列改革的重头戏。新华社的权威刊物《●望》说:国企3年脱困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因为所说的“国企脱困”是指大中型亏损国企大部分脱困。提出目标的1997年底,这些国企的数目是6599户,两年下来,已脱困3387户,超过半数,可以说任务已完成。
当然,国企改革的目标不只是脱困那么简单。最近,朱●基在德国访问时说,国企的根本性改革,在于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股份制改革,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法规。这可看作是国企改革的基本规则。
改革是需要一些“规矩”的,而且这个规矩一向很明确,在各种讲话、报告、决定和方针里都有据可查。而一旦规矩没有了,或被歪曲、被利用了,稀奇古怪的“改革”便会出笼。作为国企股份制改革的落脚点,中国的股市就充满了这类奇怪的“改革”。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应由中国证监会终止其股票上市。而一些严重资不抵债的公司,等待它们的应是法定的破产程序。但股市是一个利益太丰厚的场所,在铁打的利益面前,纸糊的规则经不起轻轻一碰。
目前,上市公司中账面资不抵债者已达12家,连续3年亏损者已有8家(冠以PT美名,即“暂停股票上市”后仍可在市场上“特别转让”)。它们仍以各种名义在市场交易,且股价时有涨停板的壮举。其中,,。在最大债权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后,一场资产管理公司与郑州市政府的艰难谈判开始展开。没人知道,这条
不归路还要走多远?一条清晰明了的游戏规则被复杂的利益搅得模糊不清。

从不赚钱的行业退出?

中共

没有“规矩”的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