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阅读
无论身在何处,书。总还是有几本的;不在书架上,就在桌上,要不就在床上。都尽收眼底,看得见,摸得着。书架上的这一排排书籍,看上去的确是相当平等的。一本又一本的书。而我恰恰不能平等视之。在我偏执的心目中,它们各有分量。久而久之,不由眼睛生刺儿,总忍不住上前拿下几本,淘汰掉;把那些虚假的、粗糙的玩意几,随便打发掉。没什么面子可讲的。谁来说情都不顶用。书架总是越来越饱满,越来越缺少盈余之地,那就越是不能让那些伪吨伪劣之作有可乘之机了。说来谁都不肯相信,我至今没有从头至尾读完过一本书。这里边的蹊跷,连我自己都难以辩解。莫非扰因为天生反感等级森严,所以连同循序渐进的当然法则也一并不予理睬?我说不明白。一书到手,必然是乱翻一气,只有看到合我心意的只言片语,才有兴趣继续拜读下去;一旦碰上拙劣的字句,马上就兴味索然,扔一边了。这乖僻的阅读习惯,有时也让我心有不安。总有些杰作,被我断然忽略掉了。但也不至于遗憾终生吧。我又不想充当什么评判者。我随兴而读,也可以不读。都没什么可严重的。
1998年夏天,足足有一个月,我抱着《物质生活》,怎么都放不下来。被一本书如此持续不断地深澡吸引,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在我的阅读经历中,也绝无仅有。干脆反过来说吧,要没有这本1 00来页的随笔集,我不会看重玛格丽特?杜拉。多么了不起的一个人啊。一个女人。如此悲苦,正义,多情;嗓音低沉沙哑。绝世独立又占尽天理。
我到底想从书籍中吸取什么?一个人无论多么不管不顾,就算是无所企图,也总得找点儿什么慰藉心灵吧。而事实上。要是没有那些伟大的书籍相伴左右,我这些年该是个什么样子、还真是难以想像。我有幸挖到了宝藏。我明白了世上有一样差事叫写作。正如美国政客
白色的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