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相互作用
力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涉及概念】
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相互: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施力)物体。
作用:力的两种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2)使物体发生形变。
【涉及概念】运动状态:指物体运动的快慢及方向,即速度
【基本描述】
符号:F
单位:牛顿,简称牛,N
大小:可用测力计测量
方向: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作用点:物体在受力过程中,力的作用位置。
【相关分类】
(1)按性质命名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库仑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核力、
分子力等。
【涉及概念】按性质命名:指按照力产生的原因来命名,目的是:方便学科交流。
(2)按效果命名的力有: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涉及概念】按效果命名:指按照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命名,目的是:体现力的作用效果。
【实例】
1、
一个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导致物体下落,对物体来说,重力对物体产生了促进运动的作用效果,因此重力也叫物体运动的动力;若物体向上运动,那么向下的重力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此时,重力也叫物体运动的阻力。
2、
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受到的重力导致物体沿斜面下滑,对物体来说,重力对物体产生了沿斜面下滑的作用效果,物体并没有受到下滑力的作用。
3、
鞋底与地面之间接触,并且接触面粗超,人在走路和跑步时,脚掌向后蹬,脚掌相对地面实际没有向后滑动,但有向后滑动的趋势,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沿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即静摩擦力方向向前,摩擦力导致人向前走或向前跑,产生的效果是动力,而不是阻力,所以摩擦力并不一定是阻力。
4、——添加命名方式不同实例
【概念辨析】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实例】1、大小和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在一扇门的不同位置靠近门把的位置A和靠近门轴位置B,导致门的不同运动状态,靠近A点易打开,靠近B点不易打开
B
A
2、方向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力作用在A点产生的作用效果也是不同的,较大的力易推动门
3、大小相同,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A点,产生的效果不同,如下图中,平行门方向的力与垂直门板方向向里的力,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B
A
(2)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涉及概念】图示:完整体现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实例】
示意图:仅表现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实例】
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涉及概念】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地球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重力是由于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并不一定等于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可近似认为等于万有引力
【基本描述】
符号:G
单位:牛顿,牛,N
大小:G=mg,可用弹簧秤测量
【涉及概念】
1、质量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基本描述】
符号:m
单位:国际单位千克,符号kg,1kg=1000g,斤等
大小:可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变
方向性:标量无方向
2、比例系数
【定义】重力与质量之间的比例系数
【基本描述】
符号:g
单位:N/kg
大小: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值不同,两极大,赤道小,
方向:竖直向下
【涉及概念】竖直:和水平面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
【实例】
作用点:重心
【定义】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即为物体的重心
【判断依据】影响因素:1、物体的形状;2、物体的质量分布
【实例】
1、任意弯曲一根粗细均匀的铁丝,其重心位置可能发生变化
2、古代汲水瓶:
当汲水瓶空着的时候,瓶的重心高于悬点,它就会倾倒;把它放到水里,水就会自动溜进去。
当瓶中汲如适量的水时,瓶的重心降到悬点以下,一提绳,汲水瓶就会直立着被提上来
如果瓶中的水太满,瓶的重心又高于绳的悬点,瓶会自动倾倒,将多余的水倒出
1、对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重心上
2、悬挂法:悬挂两次,分别把悬挂的线的方向延长画到这个物体上,两线交点为重心.
【实例】
【注意点】
1、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
【实例】正例: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盘,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反例:一个圆环,重心就不在圆环上
弹力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涉及概念】
1、形变
【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涉及概念】形状:特定事物或物质的一种存在或表现形式
体积:
第二章相互作用 共点力的平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