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号破折号_PPT课件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潺潺的流水声,野牛的低哞声——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1、冒号用在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
破折号用于表示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破折号只是要对前边的文字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主要是起到加以强调的目的。
冒号主要是起到“涵盖”的目的。
例:
(1)这次职工大会有三个议程:审议奖罚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代会理事。
(2) 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3)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贡献巨大。
前两句分说部分是总说的分项叙述,
而(3)则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
2、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而破折号没有这一限定。例如: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不在冒号管辖的范围内,不当,应该改成破折号。)
3、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号表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
总结上文时的区别:
冒号总结上文用的较多,而破折号总结上文用的较少。
当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时,用冒号。
①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他本来也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这一点。
②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③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④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双调·折桂令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③。 翠袖殷勤④,金杯错落⑤,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释] 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孟嘉落帽故事: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③归雁横秋:南归的大雁在秋天的空中横排飞行。 ④翠袖:此处借指女子或妓女。 ⑤金杯错落:各自举起酒杯。金杯:黄金酒杯。错落:参差相杂,一说酒器名。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冒号破折号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