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与南京路
美术馆后街22号院
树木的枝干在冬日融融的阳光照耀下斜映在檐头院壁,一种典雅从这里四下弥散,融进周围喧嚣的市声之中。春天是满园的春色和扶疏的花影;夏日午后,凌霄花开,核桃树下可听知了鸣叫;秋天时节可以听到秋虫低语,看朗月东升;冬日能围炉听雪,清曲悠悠。这就是美术馆后街22号――北京的一个四合院。
这个小四合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宽街东南角,明代民居建筑,清乾隆图有载。全院两进,1000余平方公尺,紧邻一王府,是著名宗教界爱国人士赵紫宸先生和他的女儿――翻译家、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赵萝蕤的故居。赵萝蕤教授的丈夫陈梦家是30年代新月派诗人和考古学家、明代家具收藏家。
美术馆后街22号于2000年10月26日被拆除。
鲜鱼口
北京前门地区的鲜鱼口街形成于明朝,是典型的北京市井商业风貌区。史称“先有鲜鱼口,后有大栅栏”,鲜鱼口与大栅栏共同构成了老北京城南的传统商业街区。《日下旧闻考》记载:“正阳门外东片有三里河一道。”古时运河流经于此,河上有渡船和渔民打鱼,他们常在鲜鱼口街外的梯子桥西侧卖鲜鱼,此地逐渐成为漕运码头和贩卖鲜鱼的地方。明代在此建有街巷,到了清代宣统年间,由于三里河的水道干涸,原来的鱼市逐渐改建为商铺、民房,并将鲜鱼街巷改名为鲜鱼口。在有关北京地名的对联中就有鲜鱼口,“花市草桥鲜鱼口,牛街马甸大羊坊。”
鲜鱼口和大栅栏都汇聚着许多著名的老字号商铺、餐饮、戏院、茶楼和手工艺作坊等,例如有正明斋饽饽铺和长春堂药店、天兴居、华清池、便宜坊、天成斋鞋店、联友照相馆、黑猴百货店和马聚源帽店等。
鲜鱼口于2006年被拆除。
群智巷
崇文区街巷胡同的命名多来自当地人们的口碑,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叫,而后社会和政府给予承认。像半边街、打磨厂、豆腐巷、吴毡儿胡同、席儿胡同、小市口、唐刀片胡同、卢老儿胡同、石虎儿胡同等,都是出自老百姓之口。
群智巷见于记载比较少,1987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北京街巷指南》第216页上:群智巷北起南芦草园胡同,南至大江胡同。门牌1号至53号,2号至28号。路南是崇文区前门皮件厂。群智巷之名大约也是先有人的口碑再被认可的过程。群智巷大部分是东西向的胡同,因为它曲里拐弯所以说南起和北接,我每次去群智巷都是从东进入,群智巷总是那么安静和朴实,因而就有些雅。站在路南一户人家的台阶上,可以仰望到一群群的鸽子唿哨而过。在27号门前形成的“葫芦肚”空场完全可以上演一出现代T台秀。
群智巷于2006年被拆除。
四合院与南京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