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读马英九“两岸思维”.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解读马英九“两岸思维”
逐渐形成一整套两岸关系新理念,将开创两岸关系的全新时代;但这些新思维只是向现实妥协的结果,无追求未来两岸和平统一的志向,显示了其两面性。

马英九成为台湾新的领导人,不仅代表着台湾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而且将开创两岸关系发展的全新时代。从选前、选后尤其是“520”就职演说看,马英九逐渐扬弃了担任时期及选前有关两岸关系问题的不成熟论述,一系列新的思想与论述逐渐清晰,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理性的政治思维”、“开放的经济思维”、“务实的‘外交’思维”、长远的“两岸关系思维”,然而,这些思维只是向现实妥协的结果,只求两岸关系的平顺发展与政治权力的巩固,却无追求未来两岸和平统一的志向,显示了马英九两岸思维的两面性。

法律与现实相互妥协的
“两岸关系定位思维”

对敏感的台湾政治定位与两岸关系定位这一重大问题,马英九自2005年任党主席及参选台湾领导人以来,一直在努力思考,也曾摸着石头过河,提出过许多矛盾的论述,诸如“国民党本土连接论”、“终极统一论”、“台独选项论”、“台湾人民决定论”等等,均曾引起很大争议。但在当选台湾领导人之后,马英九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不断修正,逐渐清晰。
马英九在谈到台湾的“政治(国家)”定位时表示,他当选的是“中华民国总统,可以说是中华民国台湾的总统,也可以说是台湾的总统,但不是台湾国的总统常讲的时候讲‘台湾’,可以接受”。他还特别强调,“我从来没有讲过中华民国是台湾”。马英九这样说是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的政治现实来严格界定台湾政治定位的,而且是对民进党搞“法理独立”、否定“中华民国”、建构“台湾国”的批判与澄清。不过,他又在演讲中称“中华民国与台湾的命运已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显示他将“中华民国台湾化”,从而无法澄清“中华民国”与台湾的真正关系。
在处理两岸关系的法理定位上,马英九也是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与有关法律来处理。马英九在接受《联合报》专访时表示,“两个统治当局(指台湾与大陆),分别统治传统中国的一部分领土,双方都主张对所有领土有法理上的管辖权,实际上有效的管辖权只有它那一部分”,这一论述实际上是要表明“两岸在法理上同属一中”,“在治权上各控制一部分”。这种论述,隐含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或“一中各表”,在某种意义上大陆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日前,马英九在接受墨西哥《太阳报》采访时,更为明确地表示两岸宪法都不允许领土上有另外一个国家,因此双方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但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也不是两个中国。这一定位或表述,与李登辉将两岸关系定位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陈水扁的两岸“一边一国”或民进党的“台湾与中国”的两岸定位有质的区别,反映出马英九与陈水扁、民进党在台湾政治定位上的本质不同,但他仍无法回避台湾真实的政治地位问题。


对于敏感的“统一”问题,马英九并不回避。他曾提出过引起很大争论的“终极统一论”和“台独选项论”。如今,马英九不再提这些概念,而是依法准确阐述对台湾现状与未来台湾前途的看法,强调统一问题让时间决定,让历史决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政争。马英九最近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我觉得统不统一,可能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不必为这着急,先把目前问题解决,让当下生活过得很好,这最重要”。这一论述再次透露出马英九内心深处对台湾前途与国家统一的渴望。在复杂的客观政治现实下,马英九任内不会积极推动统一,但也多次强调不会搞台湾法理独立,正如他在就职演说中强调的“我们将以最符合台湾主流民意的‘不统,不独,不武’理念,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现状”,也表明马英九对台湾前途与两岸统一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仍只是为实现与巩固国民党的政治统治而已。


折衷与机智的
“两岸互不否认思维”

选后不久,马英九表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称呼对岸,这是做不到的,但强调现阶段两岸“相互承认做不到,相互否认没必要,采取相互不否认,双方互动的空间就出来了”。马英九认为海峡两岸问题的症结在于“主权争议”,这是一种“有冲突的紧张”。现在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搁置,我们两个做不到相互承认,但也不必相互否认,最好的办法是相互不否认”。也就是说,在马英九两岸思维中,“搁置争议,互不否认”,就是解决两岸僵局的最好办法与出路。这一主张由萧万长在海南博鳌论坛中正式提出,即所谓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的“十六字方针”。

“互不否认”其实就是国民党一贯坚持的“一中各表”的国民党版“九二共识”(即“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也就是说双方承认一个中国,区别在于,台北讲的中国

解读马英九“两岸思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