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版“务农记”
有两朵喇叭花,一朵淡白,一朵深蓝,攀附着细细的树枝,开在夏初的晨光中。1个多月前,在地里种下豆角籽。她终于开花了,证实了我和老婆的疑惑:这家伙果然不是豆角秧。
真不忍心把两朵喇叭花拔了,但我还咬牙把它拔了。
年初的时候,我和老婆突发奇想,到农村租个小院,找片小地,周末时种一种,能收点绝对无公害的菜,还能放松身心。几经周折,终于在离家60公里的小山村找到一个地方,四间北房,有个小院。
都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我到种子商店买了一大堆种子,各方兄弟姐妹听说我要种地,积极支援各种种子。只玉米种子就有七八种,弄得我都不知道应该种哪样。
我也有了“自留地”
我们的菜地分成两部分,一是院子里,一是邻居家的自留地(邻居大叔爽快地同意我们种他家地的要求)。
院子里的地方不大,我决定分别种点小萝卜和小白菜,后来,还栽了几颗地豆,地豆就是不爬秧的豆角,又称五月鲜,是早熟的品种。播种的时候,唯恐埋浅了,用力往深里刨坑,再用脚踩实,这就等着开花结果了。一个星期过去,不见动静,又一个星期过去,还是没动静,就差拿放大镜往地里看了。终于忍不住拿铲子把土翻开,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什么也没看到,连个芽也没有。赶快请教村里人,人家一看,就说:埋得太深了,苗出不来。没别的办法,只能重新撒籽重新来。
过了3个星期,小白菜和小萝卜出苗了。在这期间,得到了村民的悉心指点:俗话说萝卜虽小种在背上,你们倒好,一片。确实,看看人家,都是做好垄,种在高处。但不管怎么说,反正是出苗了,出苗就是胜利,长不长萝卜再说。这个时候人家村民种的萝卜白菜,全都吃上了。
一个好汉还得三个帮呢
下边就该说我们是如何种大叔家的自留地了。这是我们的主战场。既然是主战场,就得有摆开架势干一场的样子。
首先是察看地形。此地位于河畔山根,那山直顶顶的拔地而起,泥土与巨石相间,一块乒乓球桌子样平整的大片石,跟旁边的巨石搭着一个角,呈倾倒状,就立在
20多米高的上方,看着真是人。
然后是翻地,用铁锹翻地,尽管戴着手套,手还是磨出水泡来。行家说,翻地是直着铁锹插下去,你看你,就差躺下了。但不管怎么说,反正翻过了。就可以种了。
我有个原来单位的同事,已经退休,专职种地。30年前上班时,他就把单位里的闲地开出来,单位的小食堂就不用买菜了。一退休,自然干起了老本行,他主动请缨,帮助我把花生种上了,一共三畦。到6月中旬,已经开出黄花,就要落地坐果了。
种白薯要育秧。人家的白薯都开始爬秧了,我的白薯苗才到,1毛5一棵,买了150棵。种白薯要起大垄,种在垄上。我们到了一片地里,把垄做好了,累得腰酸腿疼。一位大爷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白薯种这片地里,也就长点秧,别想长白薯。我们一听,觉得碰到真神了,赶快请教吧。大爷说:“看你们是真想种,不是玩,我告诉你们,这片地四周全是树,树叶一起来,把地全罩上,没太阳,别想长东西。”
那怎么办呢?
“跟我走吧,我有块地,给你们种。”
我们跟着大爷走,大爷说:“我栽了2000多棵秧呢,去年结了3000多斤。”我的天。到大爷的地里一看,地特别好,刚翻过不久。有一片地他种了,旁边的地空着,大爷说:“你就挨着我的地种吧。这里保证你结白薯。”
我们赶快打好垄
周末版“务农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