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
在学校中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如何定位——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聚焦辅导理念——我们开课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核心概念
(一)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便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健康成长。
1、“成长性”的心理团体
2、“治疗性”的心理团体
心理团体按功能分为
(二)在学校中主要有哪些形式?
班级心理辅导课
心理讲座
心理训练(素质拓展、夏令营)
小组心理辅导等
(三)如何定位——我们的优势?
我们所说的班级心理辅导?
以教学班为辅导单位、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学校“心育”重要载体。
三个关键词
成长
权利
主题
发展性
全员性(三生教育)
活动性
学生——
为什么上课发呆?
为什么不肯完成作业?
为什么逃学?
为什么对老师不肯讲真话?
为什么总是与老师作对?
为什么打架甚至打群架?
为什么痴迷网络?
为什么小小年纪谈恋爱?
心理辅导活动课首先要考虑的是
年龄特点是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是什么?
理论依据是什么?
(四)聚焦辅导理念—— 我们开课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我们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期”理论中寻找依据——
期别
阶段
心理危机
发展顺利
发展障碍
1
婴儿期
信任-不信任
有安全感
交往焦虑
2
儿童期
自主-羞怯怀疑
能按社会要求表现出目的性行为
胆小多疑,行动畏首畏尾
3
学龄初期
自信-退缩愧疚
勇于表现
开始有责任感
畏惧退缩
缺少自我价值感
4
学龄期
勤奋进取-自贬自卑
有能力
失败无能
5
青春期
统合-角色混乱
方向明确
彷徨、无方向
角色混乱
6
成年早期
友爱-孤僻
感情生活好
常孤独
7
成年期
有活力-颓废
爱家庭、关心社会
有责任心
自我放纵
缺少生活意义
8
成熟期
无憾-悲观
安享天年
悔恨往事
一核心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