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瓶子
长沙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吴萍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瓶子,感受人们的创造智慧。
2、大胆讲述自己所知道的瓶子知识,同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会从别人的讲述中积累有关瓶子的经验。
3、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感知各种的瓶子材质、造型及其功用。
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经常接触到瓶子,对不同瓶子的材质有一定的了解,但从没有仔细地了解瓶子,没有考虑过瓶子的作用,对特殊瓶子的功用更是知之甚微。而他们在能力方面正处于积极地运用物体进行操作活动的阶段,正是在这些操作活动中,他们逐渐认识事物的属性、特点和功用,发展起了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分析
科学目标中明确指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而瓶子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孩子们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孩子们对瓶子的有关知识还了解甚少。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现了许多种类、材料、样式各不相同的瓶子。开展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瓶子”能让幼儿了解瓶子的种类,制作的材料是什么,瓶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的方便……从而让幼儿对瓶子产生新的认识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帮助幼儿梳理有关瓶子的经验能使幼儿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去发现科学。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瓶子,并了解其用途。
2、师幼共同准备:多媒体课件(氧气瓶、热水瓶、景泰蓝),画有酱油、洗发水、鲜花、药片和按压式瓶子、花瓶、药瓶、玻璃瓶的操作图每人一张,笔每人一支,教师一张大的操作图,办一个瓶子展览。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收集来的瓶子。
(1)幼儿自由交流收集来瓶子。教师引导:看一看有哪些瓶子?摸一摸瓶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和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瓶子?
(2)集中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瓶子?
(此过程是以集体的组织形式,直接以欣赏我们收集的瓶子导入,能消除孩子活动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让幼儿看看、摸摸、说说,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再集体交流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教师建立了“民主”课堂,充分体现了平等对话的精神。教师能认真倾听幼儿观点,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认真倾听,让幼儿通过不断的探索获得丰富的经验增长。)
2、分类活动:幼儿分组对瓶子进行分类。
(1)幼儿分组对瓶子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教师提问:把它们摆在一起布置成展览,怎样让大家看的更清楚呢?(引导幼儿根据颜色、材料、形状的不同进行分类 )
(2)说说本组的分类方法。
(3)提问,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瓶子的不同好处。
(这个环节既复习了幼儿对瓶子不同特性的认识,又整合了数学中分类的知识,让幼儿有了提升:根据性质进行分类。)
3、交流活
科学 各种各样的瓶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