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刻录机及刻录技术
《DVD刻录机技术导购指南》:
/jishu/htm2005/
《DVD刻录之三国演义》:
/jishu/htm2004/
《29种光盘的考验——10款16X DVD刻录机的较量》
/pingce/hengxiang/htm2005/
一、DVD刻录机
1、接口类型:对于CD光盘来说,其内部传输率为52X=52 * 150KB/S=,对于DVD光盘来说,其内部传输率为16X=16 * 1352KB/S=,与传统光驱所采用的Ultra DMA Mode ,相差11MB/s之多,所以从理论上讲,并没有采用Ultra DMA Mode 。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发现传统主板上的两个IDE接口+4个ATA/ATAPI设备的设计对于不少用户来讲已经有些紧张了,按照以往的使用习惯,硬盘与光驱各自“独立”已经不太可能,因此硬盘与光驱接在一个IDE通道上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在当今普通支持的Ultra DMA Mode 5(ATA-100)的环境中,Ultra DMA Mode 2的差距明显的大了一些,如果与一个ATA-100或ATA-133硬盘相连,那么兼容性问题就是一大隐患。其实,不仅仅是光驱,即使现在用老的ATA硬盘与ATA-100或
ATA-133硬盘相连接,恐怕也会出现兼容性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光驱提高自身的等级,将有助于消除因兼容性而产生的故障隐患。
因此,如果分两根线接的话就无所谓了。
2、支持格式:目前可记录式DVD主要分为3大类五种:DVD-RAM、DVD-R/RW、DVD+R/RW。刻录机则沿着整合兼容的道路:DVD-Multi支持“DVD-RAM、DVD-R/RW”;DVD±R/RW(又称DVD-Dual)支持“DVD-R/RW、DVD+R/RW”;DVD-SuperMulti则支持“DVD-RAM、DVD-R/RW、DVD+R/RW”。DVD-RAM可以使用FAT32分区格式,在随机访问以及存储可靠性上最强,适合视频非线性编辑以及数据存储与修改;因为“Book Type”技术,DVD+R/RW的兼容性(在VIDEO影视格式支持上)已经不输DVD-R/RW(实际上,这种兼容性更依赖于DVD播放机对它们的支持),加上DVD+R/RW更强(比DVD-RAM当然还差了点)的随机性访问能力以及定位更为准确。
所以,哪个盘片种类多而便宜就选它了,好象是DVD+R吧。
3、刻录方式:主要分为:CLV(恒定线速度),Z-CLV(区域恒定线速度),CAV(恒定角速度),P-CAV(局部恒定角速度)四种。
因为高速DVD刻录机都会混合采用这几种技术,各个厂商的产品有所高低,但基本上没有必要重视。并且16X的刻录机建议用8X的盘片与8X的刻录速度。稳定而且盘片便宜。至于时间,16X省不了10分钟,而且16X的盘片也太贵了。8X大致为12分钟左右。具体哪个被推荐请参考《29种光盘的考验——10款16X DVD刻录机的较量(总结篇)》:/pingce/hengxiang/htm2005
DVD刻录机及刻录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