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三桐中学
2011、3、30
走改革之路促内涵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靠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靠课堂,因此我们要狠抓课堂改革不放松,向课堂要质量。抓住课堂就抓住了教学改革的牛鼻子。
专题要点——
一、课改的意义
二、高效课堂内涵
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四、学案制作和使用案例分析
五、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六、对教师的要求及近期工作安排
一、课改的意义
1、为了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
传统课堂分析:
填鸭、被动、苦学、怕上课、倦怠,厌学、逃学、辍学、厌世、文明监狱,自残、自杀、寻刺激;知识本位。
高效课堂分析:
主动、积极、乐学、会学、兴奋、积极大胆,踊跃,怕下课,乐园、精神家园;能力本位。
一个让学生和老师都觉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学校,一定不是一所好学校。师生一定没有幸福感。
好的学校应该是师生实现生命意义的地方,是师生展示才华的地方,是校长、教师、学生追求幸福的地方。
洋思中学、永威学校校长蔡林森
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
清怡中学校长李素香
杜郎口校长崔其升
东庐中学陈康金校长
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
2、名校的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高效课堂的课题风起云涌:
王敏勤教授的“和谐教育”实验、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叶澜的“新基础教育”实验、郭思乐的“生本教育”实验、李吉林的“情景教育”实验、刘京海的“成功教育”实验等在全国各地带动很多实验学校的发展走向成功。
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天津市教育发展与办学水平评估中心办公室主任,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天津市高中课改专家组成员。至2008年8月,王敏勤已公开出版45本书,公开发表155篇论文;有多项成果分别获得教育部、山东省、天津市优秀科研成果奖;是国内著名教学流派——和谐教学法的创立人,全国和谐教学法研究会理事长。
王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整体建构和谐教学实验》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因为“和谐教育”实验不回避高考和学生学业成绩。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分数,任何脱离成绩,不直面现实的课题都是不会成功的。
名校有实绩,但也需要专家包装宣传
《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5日
第4版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爆
炸性的反响。
《香港商报》2002年3月分五次连载。
走改革之路 促内涵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