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文章的议论特色较弱、不合适的论据选择、缺乏整体布局能力等问题,提出语文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指导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让学生背诵一些经典的文章和片段,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96-02
议论文是高中写作当中要求掌握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文体,它需要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明三个步骤来具体阐述,相比较叙述文和散文来说,议论文的主题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最能够表达出高中生的内心想法。因此,在高考的作文写作当中,议论文是很常见的。虽然现在的高考作文对作文题材没有限制,但是在 800 字左右的文章当中,表明文章主题的议论文仍然是最适合的文体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适当的议论文技巧,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议论文写作当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体模糊,文章的议论特点不突出。议论文阐述的是作者的主要观点,其主体部分是论述概念和写议论文的目的,但是由于高中生写作议论文的经验缺乏,导致文体意识不够强,抒情记事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语言缺乏逻辑性。例如,高中语文卷子的一篇论文题目是“人生的‘出’与‘入’”,很多学生会选择使用议论文的方式去叙述自己的观点,从“出”和“入”两个方面,采用“总―分―总”的形式。但是在写作过程当中,学生往往会过于注重叙事和抒发自己在人生的“出入口”感受,而弱化了论文的本质――论文主题的表现,导致议论特点不突出,文体偏重于叙事和抒情。
(二)不合适的论据选择。这是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根本原因在于高中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偏少,以致写议论文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材料缺乏的情况,而在作文写作的时候,时间也是比较紧张的,情急之下,学生就可能使用一些经典的,但是并不恰当的例子来为自己的议论文论据,这样一来就会使得议论文苍白无力,无法很好地支持自己的论文主题。例如,浙江模拟卷高中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大隐隐于市”,很多人写议论文只会想到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对于其他例子却一概不知。于是有些人想到“陶醉于山水之间”的欧阳修,将欧阳修的例子搬了上去,殊不知欧阳修是被贬的,而不是自己想去归隐,因此并不恰当。
(三)缺乏整体布局能力。缺乏布局能力是因为高中生在以往的作文写作当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布局时对布局的训练不到位,导致在考试过程当中对于每个论据的字数没有限定,可能会出现一个论据远远长于另一个论据,造成结构上的不科学,也会使得论述不够充分。例如,在高中练习卷当中的一个作文题目
“近墨者未必黑”,从题目当中可以得知,论文论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阐述近墨者未必黑,人可以在逆境或者是污浊的环境当中保持一个高洁的心。有些学生就会借周敦颐对于荷花的描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由于荷花本身就有着很强的特征,因此很多同学会花很大的篇幅去描述,而对于主题的论述偏少,导致议论文布局不好。
二、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策略
(一)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写作素材的积累始
试论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