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PPT课件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一、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
或词作赏析。
2、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一、分析意境型
3、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答题示例一
游月陂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分析。(3分)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巩固练习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与步骤】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昨夜深沉,秋风呼啸,长驱汉关;天空阴云密布,边关冷月高悬,西山战鼓犹急。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阴沉凝重,暗示边境局势的紧张。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反衬边关将士誓死破贼、决战必胜的豪迈情怀。
答: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昨夜深沉,秋风呼啸,长驱汉关;天空阴云密布,边关冷月高悬,西山战鼓犹急。暗示着边境局势的紧张;也反衬边关将士誓死破贼、决战必胜的豪迈情怀。
巩固练习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题思路与步骤】
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夕阳西下,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营造了清新恬淡的意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悠然之情。
答:诗的后四句描绘的是绿竹青翠、红莲花谢,夕阳西下,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恬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悠然之情。
答题示例一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题步骤] 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
②运用何种表达技巧。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
③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来表现“思家”的。(题目已经说明情感)
(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巩固练习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与步骤】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诗的后两句写了部属奋力出击,全歼敌人的豪情壮志。
②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无表达技巧,不写)
③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抒发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答:诗的后两句写了部属奋力出击,全歼敌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2015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