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传统美学的历史功绩与痼疾
西方自毕达哥拉斯开始的年的时间里,许多哲学家、
艺术理论家和诗人对审美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思考,留下了大量
的著作。这些著作大都是以西方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以内省的
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审美现象的,因而带有浓重的抽象思辨的色
彩,被本世纪新潮思想家称为传统美学。
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学著作,几乎全部出自眼光锐敏、思想精
深、影响深远的大学者或大艺术家之手,这些人的学识见解都处
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前沿,他们对审美现象的思考是严肃认
真的,即使在非美学的著作中偶尔涉及审美的只言片语也往往
闪烁出天才的火花。单凭这一点,传统美学的内在价值和历史
意义就是不容否定的,千百年来那些著作不断地被一代接一代
的人阅读和研究即是有力的证明。即使从现代或后现代的观点
看,传统美学也不是毫无价值的。在即将告别传统而走向新的
起点的时候,再次回眸凝视,对传统美学的历史功绩作一简要的
评说,恐怕不是多余之举。
从现代的高度看,传统美学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传统美学提出了一些有历史意义的美学问题,启发了人
们对审美现象的思考。毋庸讳言,传统美学的提问方式在今天
看来不尽得体,有的确系不可能有答案也不必回答的假问题,以
消除这类问题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当不算是刻薄的。但
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不能从今天的高度来苛求古
人。人类所能提出的问题必然带有历史的痕迹,我们今天觉得
十分荒唐的问题,放回到它们由以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去都是堂
堂正正的。假如今天有人问“,舰队明日出航,波塞东(海神)会
发怒吗?”“,我军班师,北渡泸水,会有猖神阴鬼兴风作浪吗?”闻
者会瞠目结舌或哑然失笑,以惊其不伦或嗤其荒唐。但如果正
当特洛伊战争之时,阿加门农向随军祭司提出第一个问题,平定
南中之后,得胜回朝的诸葛孔明向幕僚们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么
这些问题就不仅不显得荒唐可笑,反而是事关军国大计的极其
严肃的问题,当时没有任何人会感到吃惊或好笑。在美学中也
是这样,传统美学在各个时期所提出来的问题都受到时代的限
制,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认识水平。如:什么东西是美?美究竟是
什么?美在哪里?你知道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些美的东西彼此
相似么?粪筐能说是美的吗?你以为美和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
事吗?精神方面的特质能不能摹仿呢?最美的是否也就是最可
爱的?在美的方面,以及在一切方面,人类中学问最渊博的比起
神来,不也是一个猴子吗?美是否就是恰当的?美是有用的吗?
知识就是最美的,无知就是最丑的,是不是?美是善的原因吗?
什么是美本身?美是不是由视听产生的快感呢?物体美是什
么?呈现于各种物体的美是什么呢?在看到自己的内在美时,
我们所感受到的又是什么呢?艺术美的本质和根源在哪里?美
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美如果不是充分的完满的存在,又是什
么呢?美在内容还是形式?美与事物的本质有关吗?美是亘古
如斯还是随历史而演变?美无处不在还是仅限于某种特殊事
物?这些问题之中,确有一些不适当的,它们混淆了问题的界
限,误导了思考的方向,但也有一些确实抓住了审美的根本,是
美学不能不回答的问题。如果沿着这些线索追寻下去,都会引
出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成果,或者引出更有意义的问题。实际上
也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构成了传统美学的框架和主体,完成
了对审美现象的初步探讨。
传统美学在人类文化领域中开辟了一块新的园地,发现
一种新的思考对象,使人类精神得到升华和净化,使人性更加丰
富,在人化的途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不用说,曾经有过没有美学的时代。在古希腊,这是公元前
世纪中叶以前的情形。这时希腊人已经创造了有名的米诺斯
文化、迈锡尼文化、荷马时代的文化,已经有了内容丰富的神话
和史诗,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爱智者。无论是神话也好,史诗也
好,早期的爱智者也好,关注的中心都是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构
成、社会经济和政治斗争、民族纠纷和攻伐征战之类,至多也不
过是天文航海、几何算术等,都是与人类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
事物,还没有想到要去思考和论述审美之类与人的物质存在没
有什么关系的事情。神话在先民眼里不是艺术品,那是人类的
历史和生活的教科书与行为规范,听讲神话不是审美活动而是
教育。史诗虽有行吟诗人为人吟唱,可说是一种艺术欣赏,但欣
赏而已,没有人再对欣赏活动说三道四。在中国,美学的史前时
①指哲学家。
代约为公元前世纪中叶以前,这时我们的先人已创造了文字,
有了天文历法,有了宗教活动,有了雕塑和乐舞,有了诗歌,有了
元美学导论-课外阅读书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