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的历史变迁
转帖者:carlzheng 整理人:武田逍遥轩
创作事件:2006-6-9 整理时间:2006-7-10
民族和地域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一片土地上的居民发生了更替历史上也是司空见惯,而像“马其顿”这个地名一样争议不断甚至把官司打到联合国的确是罕见。不过再细细想来也是意料之中之时,谁不想和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攀亲呢?金字塔不是没人眼红,只不过能和阿拉伯人抢所有权的埃及土著作为一个民族已然不存在而已。
辉煌的古代马其顿(-前168年)
古代马其顿人是多利亚人的一支,其早期居住地位于今天的希腊北部,马其顿共和国中南部和保加利亚的西南部。这个地区的南部濒临爱琴海,地势平坦,称为下马其顿;北部地势抬高,称为上马其顿。
马其顿人自进入文明时代便一直采用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全国土地的主人,战争中最高的统帅,在对外关系上代表着国家。他同时又是祭司、法官和司库。他们始终没有成为城邦国家的公民,因此,他们对于城邦国家的生活方式一直是门外汉这点和南方的希腊邻居不同,由于这个因素和经济文化落后的原因,他们被希腊人称为蛮族。不过虽然如此,马其顿却可以参加只允许希腊人参加的古奥林匹克运动会,这说明马其顿的希腊血统还是被认可的。大凡涉及古代马其顿的书籍都将古代马其顿纳入古希腊历史范畴,正如马克思所说:“伯利克里时代是希腊的内部极盛时代,亚历山大时代是希腊的外部极盛时期”。
古代马其顿在很长时间里一直默默无闻,在希波战争时,马其顿帮助希腊,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公元前495一公元前450年在位)称自己的祖先也是希腊人。马其顿的宫廷也一直在使用着雅典人说的阿提卡方言。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执政(公元前359——公元前336年在位),这个国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腓力二世是一位极富才干的国王,他年轻时曾在底比斯作人质,住在终结斯巴达陆军不败神话的名将伊帕密南达的家中,谙熟政务和军务,并勤奋学习希腊文化。即位以后,他立即进行巩固王权、富国强兵的改革;加强王权,限制贵族议会的权力;经济上实行货币交换方式以利于贸易;军事上,设立由国王直接指挥的常备军,并在底比斯军队阵形的基础上,创立了以长矛盾牌为主兵器、攻防兼备的马其顿方阵。
内部整顿完毕,腓力二世初试锋芒,首先征服了边邻伊利里亚、色雷斯,使马其顿有了稳固的后方。公元前349年,腓力二世率大军挥师南下,进攻加尔西迪斯半岛上的奥林托斯,问鼎希腊的雄心已昭然若揭。雅典虽然派军驰援,但腓力二世还是攻占了奥林托斯,与雅典签订了菲洛克拉底和约,所占领土得到承认。
公元前340年,雅典、麦加拉、科林斯、加斯等城邦组成了反马其顿同盟。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大军与希腊同盟军会战于中希腊,即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结果希腊同盟失败。马其顿大军主力南下伯罗奔尼撒,使斯巴达完全孤立,基本实现了对希腊的征服。
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仅斯巴达缺席),会议约定成立马其顿——希腊的永久性同盟,盟主当然是马其顿。会议决定维持现存法律及秩序,并决定东征波斯。喀罗尼亚战役决定性的惨败、科林斯会议专制性的条款,熄灭了希腊一向高举着的自由火炬。科林斯会议标志着希腊城邦时代的结束。据说,已届98岁高龄、原本是亲马其顿派的领袖——伊索克拉底,在逐渐意识到腓力二世奴役希腊的实质之后,绝食而亡。他的自杀与他的老对手、
马其顿的历史变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