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考历史试卷质量分析.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考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是由【江湖故人】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考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考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根据市局、市教科所的要求,我县抽取部分历史试
卷进行质量分析,现将分析情况综合如下:
一、对试卷的基本看法:
本试卷严格遵循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体现课改精
神,立足课本,难度中等偏易,题量适当,能对初中历
史的主体内容进行相应的考查。试题既做到覆盖面广
(古今中外、地方史),又突出历史学科对学生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功能。从整份试卷看,这样的出题
有利于提高学习程度中等及以下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具体如下:
1、选择题
本题基础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广,分数比例恰
当,难易程度适中。有的题目体现课改精神,阅读起来
朗朗上口,如第 3、11 小题;有的题目渗透爱国主义教
育,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升华,如第 2 小题;有的题目
设置情境,以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如第 5 小题;有的题
目图文结合,考查学生识图的能力,如第 12 小题。
2、改错题
同去年相比,今年改错题又多增加一处地方改错,
分值也随之增加。这道题虽只有 5 小题,但有 10 个改
错处,覆盖面广,涉及到了古今中外的一些重点知识,
包括重要的时间(唐朝、香港回归 9 周年)、地点(香
港特别行政区)、人物(杨虎城、华盛顿、列宁)、事
件(双十二事变、十月革命)、制度(联邦制)等,较
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同时也考

查了学生的识别与判断能力。
3、材料解析题
A、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如 26 题的第
①、②问;B、考查学生历史识记能力,如 27 题的①、
②问;C、设置开放性试题,如 26、27 题的最后一问,
这类题目的设置有利考察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这道题
从命题思路上是好的,但一些内容偏简单,学生在掌握
常识的基础上即可做答,不利于拉开档次,没有梯度,
不利于选拔好生。
4、综合题
28 题以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阶级或阶层的近代化
人物为主线,考查学生对近代化进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
综合分析、概括等能力,突出了教学重点,但设问的难
度较小,灵活性不够。29 题采用卡片的形式,题型较为
新颖,简单明了,比较有吸引力,内容较为精炼,概括
性强,学生基本上能依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满分的同
学较多。建议今后类似的题型可再出,能培养学生的分
析、归纳的能力。
二、抽样调查
根据抽取的好中差三个等次的试卷分析看,最高得

60 分,最低为 0 分,平均分为 ,得分率
%。具体为:选择题平均分 分,得分率 82%;
改错题平均分 分,得分率 %;材料解析题平均
分 分,得分率 %;综合题平均分 分,得分
率 %。
三、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审题能力较差 许多考生读题不认真,没有看

清试题的要求,审题不够严密。如 25 题中,把本没有
错的“革命胜利后”这句改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
翻”,暴露出学生不认真审题,没有看清题意就照搬教
材中的叙述;更有甚者,将改错题做成修改病句,对原
题在措词上进行修改。又如 29 题,三个卡片的题中心
已很明确,卡片一“三次转折战”、卡片二“三次重要会
议”,这只要把相应的地点写上就行,但学生没看清题
中心大意,写出的内容不是地点,而是其它内容,“重
要的国际会议”的时间没有判断准,没有把题目“学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要求审清,相当一部分考
生回答战前或战后的会议。
2、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识图等综合能力
较薄弱
许多考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不会对具体的
问题进行归纳、综合、判断,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
决具体的问题。如选择题第 4 小题,很多学生选择答日
本,对教材中的相关表格没能进行分析、概括;错误率
最高的是 12 题,说明学生的识图能力薄弱,有待于提
高;又如 29 题中的“法西斯暴行”,什么是“暴行”?什么
样的程度才叫“暴行”,学生不会理解,导致答案五花八
门,却都不正确。
3、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许多考生平时学习
不扎实,对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牢。例如
一些选择题,就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许
多考生仍然丢分。又如 23 题,“庆祝香港回归 9 周
年”,有考生答几百年的、几十年的、一、两年的也
有,这就暴露出学生对香港回归的时间这个基本问题都
模糊不清。

4、错别字 这是学生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如“爱
迪生”写成“艾迪生”、“杨虎城”写成“扬虎成”、“列宁”写
成“列林”、“中途岛”写成“中途鸟”、“华盛顿”写成“华胜
顿”等等。
5、一部分学生缺少创新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开放
性试题上。历史科两个开放性问题都放在“材料解析题”
上,对于“孔子的教育名言在学习中的帮助或指导”,很
多考生只是对名言的简单翻译,而未紧扣题意,突出帮
助或指导;“从爱迪生身上获得的启示”,个别学生答的
内容与启示无关,胡乱作答一翻,没有创新的内容。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兴趣教学,适当进行历史思维能
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有拐弯抹角的问
题,要能善于分辨。
2、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更
加熟悉,更得心应手,临时不慌乱。
3、加强课堂讲解。如 27 题的第二问,发明“有轨
电车”,部分学生答成“轨电车”,说明学生平时读成“发
明有:轨电车”这一原因所致。
4、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注意对学生在书写格式、语
言表达的规范指导。
5、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


中考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江湖故人
  • 文件大小210 KB
  • 时间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