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天水市秦州区大棚蔬菜遇低温应对措施.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4 年第 8 期(总 433 期)1 蔬菜生产的自然条件秦州区属北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区,年降水量 500~700 mm,年气温 6~11 ℃,无霜期 150~180d,年日照时数为 2 h,平均每天日照时数为 h,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多为 6 月份,最少为 9 月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对充分利用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发挥“春提早”和“秋延后”的种植,实现周年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秦州区蔬菜生产现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蔬菜生产,把蔬菜生产确定为全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人、财、物各方面给予倾斜,使秦州区蔬菜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2013 年,全区蔬菜面积 万 hm2,总产量 万 t、总产值 96 784 万元。其中设施蔬菜累计 万 hm2(日光温室 hm2、塑料棚 hm2), 农民人均种菜收入 1 150 元, %,城郊川道区基本实现了蔬菜化,其它乡镇依据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部分乡镇蔬菜产业正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 大棚蔬菜遇低温的因素近年来春季气候复杂多变,对秦州区大棚蔬菜生产影响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二是寡日照增多,光照不充足;三是极端天气频发,易出现倒春寒;四是增温保暖设施相对滞后;五是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防灾、救灾意识不强。3 应对措施低温天气多发生在每年 3 月中旬至 4 月下旬,对秦州区大棚蔬菜生产影响较大,其表现为植株长势不良,推迟采收,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针对出现的情况,广大菜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抵御极端天气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加强保温,多层覆盖秦州区大棚蔬菜一般在每年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定植,都要设置棚中棚或小拱棚进行保温,随着天气转暖,先把里面的小拱棚摔掉, 留下棚膜以备倒春寒来临时再次覆盖,还可以在大棚四周外侧加围草苫,以挡风避寒,等气温稳定后完全撤掉。据观测,在塑料大棚内置小拱棚,可使气温提高2~4 ℃,地温提高 1~2 ℃;在塑料大棚中做二层膜,可使棚温提高 2~3 ℃, 在大棚四周外侧加围草苫, 可使棚温提高1~2 ℃。 覆盖地膜,高垄栽培覆盖地膜一般可使地温平均升高 2~3 ℃, 同时由于地膜不透气,可抑制水分蒸发,减少浇水次数,间接提高地温。高垄栽培面积大,白天接受光照多,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也多,因而升温快,但垄不宜过宽,一般垄高 13~16 cm,垄宽35 cm。 保持棚膜清洁,增加进光量棚内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当阳光进入棚内时,由于温室效应转化为热能,而棚膜上的水滴,尘物等对棚内光照条件影响很大。据观测,棚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 18%~26%,新棚膜使用 5 d、10 d、15 d 因沾染尘物可使棚内光照依次减弱 15%、22%、26%。可见,保持棚膜清洁,有利于增加进光量,提高棚内温度。浅谈天水市秦州区大棚蔬菜遇低温应对措施马怀滨,任建军(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经济作物工作站,甘肃天水 741000)摘要:大棚蔬菜已成为秦州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朝阳产业”。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由温饱型转向营养保健型,对蔬菜

浅谈天水市秦州区大棚蔬菜遇低温应对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