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110205)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管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熟悉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及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操作,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勤奋、求实、创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3、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6、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等级水平考试。
7、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8、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身体健康。
三、专业培养方向
企业方向、行政方向
四、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经济法,劳动经济学,财务管理, 统计学
五、学习年限与学位
学制:学制四年。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3年毕业,但必须在第二学期提出申请,特殊情况经学院同意最多延长至6年毕业;
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教学时间安排表
内容学期
1
2
3
4
5
6
7
8
合计
课堂教学
14
18
18
18
18
18
18
122
复习考试
1
1
1
1
1
1
1
7
入学教育、军训
2
2
毕业实习
6
6
毕业论文
8
8
公益劳动
分散进行
毕业教育
机动
1
1
1
1
1
1
1
7
寒暑假
4
7
4
7
4
7
4
37
合计
22
27
24
27
24
27
24
14
189
七、课程体系结构
课
程
设
置
计
划
︵
共2230学
时
︶
公共基础课程
(共678学时)
必修
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语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特色理论、品德与法律教育、经济与政治势讲座、军事教育、网络与多媒体
实践性教学环节集中安排共26周,分散安排共416学时
学科基础课
(共1174/1246学时)
必修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宏观)政治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与市场预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学、计量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选修
商务谈判、电子商务、人力资源会计、战略管理、证券投资学
自修
经济学说史、产业经济学、财经应用写作、公共关系学
专业课程
(共198学时)
企业
方向
工作分析、制度经济学、劳动法与
人力资源管理05级(110205)专业培养计划 - 人力资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