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专业二班儿院小组
主题:医疗卫生事业与生态文明
目录
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
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
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
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
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
形态。
课程回顾
生态文明建设早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里所阐述过,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批判和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其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的同时,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
生态文明的演变过程
农业文明
生态文明
原始文明
工业文明
第一阶段
在整个原始文明阶段,由于人口数量小再加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只能被动的适应自然、盲目的崇拜自然,此时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微乎其微,几乎谈不上所谓的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受制于自然,人类寄生于大自然,始终以自然为中心,属于典型的自然中心主义。
原始文明——敬畏自然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产工具
的日益改进,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产工具的日益改进,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自觉不自觉得对大自然进行开发与改造,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并还没有从根本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处于主导地位,人类处于从属地位,人与自然基本和谐,人类的一切行为都要依赖于自然界,但人类也在积极的利用自然为自身服务、改善自身生活水平,因此可称之为亚人类中心主义。
农业文明——依赖自然
第二阶段
在整个工业文明时期,科学技术有了长足发展,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破坏以及自然灾害。这一时期“人是自然的主人”,认为自然是人类的奴隶。由于人类的贪婪以及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无视大自然的呻吟仍然对自然界肆意掠夺,造成能源枯竭生态破坏,大自然频频告警。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奴役与被奴役,自然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类这一个物种服务的,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中心,这一时期的文明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第三阶段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肆意掠夺自然资源,利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将人类的意志强行加到大自然的头上,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内部平衡。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了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反思与批判。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了全人类的共识。人类正从对大自然的征服型、掠夺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消费适度型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回归自然
第四阶段
新阶段的生态文明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
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
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自然辩证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