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直属单位“十二五”规划目录
上海市水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十二五”规划 2
上海市城市管理执法总队“十二五”规划 14
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十二五”规划 23
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十二五”规划 49
上海市环城绿带建设管理处“十二五”规划 72
上海动物园“十二五”发展规划 78
上海植物园“十二五”规划 90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十二五”规划 104
上海古猗园“十二五”发展规划 122
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十二五”发展规划 130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十二五”发展规划 144
上海市绿化林业工程管理事务站(上海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园林绿化分中心)“十二五”规划 155
上海市林业总站“十二五”规划 165
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十二五”发展规划 175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195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十二五”规划 211
上海辰山植物园“十二五”发展规划 235
上海市环境学校“十二五”规划 242
上海市市容景观事务中心“十二五”规划 251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宣传教育中心“十二五”规划 256
上海市绿化市容“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259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行政事务受理中心“十二五”规划 281
上海市水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十二五”规划
(市市容环境卫生水上管理处)
第一章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水域市容环卫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水域环卫管理、城管执法得到加强。黄浦江、苏州河上游事权下放工作全面推进,“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水域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水域作业服务市场日趋规范,竞争格局初步建立,监管制度逐步完善,监管手段有所突破;实施了水域城管执法,执法效能逐步提升;基础建设逐步推进,管理码头建设共投资586万元,信息化建设共投资90万元,新增和改建作业船 50 条;水域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水域市容环境及卫生面貌不断改善,市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第一节“十一五”工作进展情况、主要特点及经验
一、水域市容环境卫生质量不断提高,市民满意度稳步提升
经过五年的努力,市管水域保洁范围进行一步拓展,作业时间进一步延伸。目前,黄浦江的泰公线至南浦大桥()、苏州河的东港口至中山路桥()的水域实现了“白天+傍晚”的重点保洁,黄浦江(杨浦大桥至泰公线,南浦大桥至徐浦大桥)实施一般保洁,其余水域实施应急保洁。结合迎世博,开展了黄浦江(吴淞口至杨浦大桥,卢浦大桥至关港)、苏州河(中山路桥至华漕)保洁力量的50公里水域的专项整治。区管水域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在黄浦江、苏州河干流及其上游主要支流,建设了39对定点拦截打捞设施,落实了黄浦江、苏州河沿线169个支流河口的拦截或保洁措施,开展了1036条段中小河道环境整治,特别是中心城区依托“万人就业”工程,中小河道保洁面积不断扩大,保洁质量不断提高。中心城区水域保洁覆盖率达到100%,内环线内水面环境卫生管理月优良率达到90%,内环至中环水面环境卫生管理月优良率达到85%,其中黄浦江、苏州河景观段水面环境卫生管理月优良率保持95%以上。市民对全市水域市容环境卫生质量满意度不断提升。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报告统计,三年来,中心城区水域环境测评排名始终名利前茅,郊区水域环境测评排名稳步提升(2009年上半年,,排名上升至第7位; 2006年上半年,,排名第10位)。.
二、重点推进事权下放工作,水域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十一五”期间,向涉及水域管理事权下放的闵行、松江、奉贤、青浦、嘉定等五区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水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事权下放工作的函》,明确了黄浦江、苏州河上游水域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职责、职权和职能,较好地减轻了下游水面污染压力,尤其是为绿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的流域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依托统计、例会、通报、信息、检查等五项制度,与各区县水域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初步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水域管理体系。值得一提的是,郊区农村水域环境卫生建设和管理,通过开展村容整洁达标活动,提出了“村内水域应无下河物,岸坡应平整、清洁”的水域创建标准,着重强化村委会自治管理职能,成立了农村垃圾收集、环卫保洁、村民志愿者三支队伍,农村第四级网络得到完善。全市农村2万余条农村河道的市容环境面貌得到改善,共创建整洁村1561个。
三、水域作业监管制度初步建立,市场运行效率有所提高
近五年,水域作业服务市场主体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全市已组建河道保洁队伍(保洁社)241个,河道保洁人员12100余人,保洁作业船只2530余艘
上海绿化容十二五规划-上海植物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