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公务文写作文风整改措施
文风的重要性已经是人所共知的。至于如何改进文风20**年5月12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列举了多种措施,其中,特别强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
重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是中国政治生活的特点之一和必然要求。鉴于中国政治体系中权力运作的向度基本属于自上而下类型,因此,很多事情需要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推动。甚至在农村基层,也长期存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的说法。这是领导干部示范效应的典型表现。文风问题同样如此。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文风直接影响到党报、党刊等媒体的风气,影响到政府、社会组织的文风。而一旦党内某种文风形成后,就会带动形成特定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又反转过来影响到党内的文风,使党内文风的转变难度更大。因此,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做起,可以依赖领导体制的特点形成示范效应,并依赖执政党在舆论动员中的影响力,以党报党刊为媒介,形成党内外文风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转变文风,需要多方面措施推动、改进。比如,现在无论写文章还是讲话,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典型经验介绍,“格式化”语言倾向非常明显,说真话难是普遍存在的困惑。这种现象从表面上看是“懒惰”造成的,其实背后深层次原因是怕犯错误,怕影响上级对自己的“印象”——印象足以影响到一个人的升迁!在现行选拔任用干部的制度下,说真话是需要勇气和
胆量的。说上级喜欢听的话,说一些保险系数较大的话,就逐渐形成了“格式化”语言套路。要打破这种思路,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与现行干部选拔任用方式、考核等都联系在一起。文风是表象,背后深层次问题是改革的难点。
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转变文风,还需要创造生动活泼的政治生活局面。党的文风从来都是党内精神状态、政治生活的反映。在党的历史上,凡文风较好的时期,都是党的思想解放、党内生活科学化、民主化程度较高的时期。比如,建党初期,尽管当时缺少党的建设经验,但那时刚刚经历了五四运动,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党内得到继承。那时的文章,没有或较少有固定套路、模式,充满了对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探索精神。再如,延安整风时期,党内经历了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领导干部公务文写作文风整改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