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综合防灾的几点建议范涛
摘要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带来的灾害巨大。只有具备了完善的综合地震防灾体系,并且按照它来执行,我国的防灾减灾能力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并为下一次地震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21世纪后,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在我国造成的损失最大。本文通过对比两次地震后地震工作者所做的工作,给出了我国综合地震防灾的基本构架以及下一步需要具体做的工作。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综合地震防灾
0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灾害的防御意识在增强。特别是这次芦山地震后,举国表现的冷静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意识,很值得称道。但是,其中暴露出现的问题也很多的,五年前的汶川地震显然还不足以让我们做出足够的反思,痛定思痛,彻底的改变我国现在对地震的防御能力。美国著名地震学家詹姆斯. :“杀死人的不是地震, 而是建筑物。”中国的抗震领域的谢礼力院士说过:
“地震本不该是灾害。”我们只要做出了足够的准备,是完全可以应付地震的。本文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介绍开始,指出了两次地震后暴露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本文给出了我国的综合地震防灾的具体构架图,下一步我国需要做的都有哪些工作。我们需要的是严谨的精神,痛定思痛,认真的总结经验教训,并吸取他国的精华为己所用,为下一次的地震做好充分的准备。
1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属于主余震型,主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属于逆冲型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继唐山地震后,内地发生的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全国各族人民为表达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次地震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都有:①震前的防灾对策不对。震前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偏低。②中国政府的应急救援反应迟钝。震后两小时总理才接到报告组织会议,那个时候汶川已经处于重灾中了。③震后汶川的建筑物和交通结构破坏严重。
汶川地震发生后,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两小时,国务院就成立了国家级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温家宝担任总指挥。在震后8小时,时任总理温家宝亲赴灾区慰问灾民和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过程中,震区的灾民都采取了很好的自救和互救措施。这个非常重要,很好的减少了人员伤亡。日本政府在震后的总结中,就提到了,很多灾民是因为有良好的自救意识而获救的,而在应急救援中,很多被困灾民就是被当地的灾民救出来的。互救在这次应急救援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震源
地震综合防灾的几点建议范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