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典诗歌演唱中的审美.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典诗歌演唱中的审美
(一)要“以字行腔”,歌唱时“咬字”的关键在于字腹以及字与声的结合
在演唱上应注意中国汉字的四声走向与音乐旋律声腔的紧密结合,从而使诗词、旋律与演唱三方面能和谐统一,更好地表达出诗词的内容来。这一点在演唱《阳关三叠》时我们已经深有体会。在声音的运用上,不宜有大幅度、强烈的音量变化作为对比,而应该以抒情性为主。过分的音量变化会导致破坏其音乐的协调和诗的意境。声音一定要依附在气息上,要注重气息控制的适当力度,不能过分猛,韧性要强,应注重气息的连贯、流畅。喉咙空间的保持力度要适中,喉咙开度过大以及过重的喉音、鼻音都会使声音显得滞重、夸张,不正常的过快或过慢的颤音都会带来对作品风格意境的破坏,造成声音的不稳定、不连贯和演唱的费力。不宜滥用爆破音、声音要统一,起音要准确。演唱中国早期古典歌曲应特别强调意味美。这些歌曲在情感的表达上虽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性的情感冲突,但应该仔细体会作品细致、内在以及向心灵深处渗透的情感,要讲究音质的纯美和情绪的内敛,注重中国诗词的独特韵味。特别是在演唱上应该更注重古典诗词的高雅气质以及所蕴含的吟诵味儿,声音的运用上相对柔和,音色要求圆润平和,节奏处理上更平稳。在情绪上,更多地表达出一种怀旧、伤感和惆怅的情调。
(二)演唱古典诗歌还要注意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创立的最高审美范畴,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美体现得尤为卓著。展读唐宋诗词,一枝红杏,一声鸟鸣,一湾春水,一缕孤烟,都能配合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营构一种极富意味之情境,使人如坠其中,忘怀身之所在。长期以来,一些演唱者在诠释这些歌曲时,只是“会唱”,而往往忽略自身对歌词意境深刻的把握与理解,尤其是演唱一些诗词性的作品,没有从意蕴上做到充分的把握,就偏离了古典歌曲的演唱风格。笔者认为,每一位歌唱者,都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通过对中国古诗词意境的把握与理解,更好的揭示作品的永恒魅力。通过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研究更好的体会词与曲相配生成的美好意蕴。通过对诗词与曲的巧妙配合的感悟,让这些具有耐人寻味的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深入内心,从而让大家了解这而艺术歌曲中既有“大江东去”的雄阔,又有“声声慢”的婉约;既有“执手相看泪眼”的儿女情长,也有“惊涛拍岸”的慷慨高歌;既有“金戈铁马”的呼啸,也有“月夜蝉鸣”的静思。可以说,中国古诗词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时又有着极强的歌唱性。
就审美意蕴来讲,中国古典歌曲既体现出中国语言文学的凝练多彩,又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华美律动,既展现了诗词的才华风韵,又展现出华夏文化的绚烂多姿,是古诗词与艺术歌曲的完美统一。中国古诗词严格的遵循着诗词的格律要求,在形式上体现出严格、规整、押韵、统一的特性。琴歌《梅花三弄》《碣石调•幽兰》在这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古诗词,代表着我们语言文化的卓越成就,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艺术歌曲,意境幽深,充满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词曲共融的文化结晶与华夏文化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周求一脉相承,其审美意蕴,体现着我们民族文化思考和文化追求的风貌特征,体现出东方文化独有的精神风貌和美学。
(三)艺术的处理与忘我的演唱
了解了歌曲的真情实感后,就应该对歌曲处理有一个全面的总体设想,这里包括整个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等问题。当然这些设想不是盲目的或是

中国古典诗歌演唱中的审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7-11-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