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与戏曲舞蹈之关系----舞蹈论文
-->一绪论
中国的舞蹈历史,伴随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不断发展。中国戏曲的起源,要追溯到它古远的源头——原始舞蹈。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使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满足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在之后的各朝各代中,随着历史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与繁荣,舞蹈都有各种各样的发展。远古时期的舞蹈,重点在于实用性,它是人们表达对神灵的崇拜之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在汉唐时期,中外文化发展程度繁荣,舞蹈随之也就借鉴吸收很多外来元素,例如胡旋舞之类。在宋元时期,戏曲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舞蹈的独立表演艺术手段,在此时逐渐的停滞不前。在这一时期还产生了新型的舞蹈表演形式,戏曲舞蹈。戏曲舞蹈使得舞蹈艺术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舞蹈艺术也不再是单纯性的肢体表演和祭天娱神,而是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增添抒情叙事的功能性。后来,从戏曲舞蹈中又诞生出了中国古典舞,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本篇论文着重研究戏曲与舞蹈之间的相互联系,若要真正理清戏曲与舞蹈之间的融合与区分,那就必须要从舞蹈与戏曲的源头入手。关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相互融合与区分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方面,戏曲艺术的产生是以舞蹈艺术为基础的。中于 2011 年发表的《戏曲音乐、戏曲舞蹈、戏曲舞美樜论》中指出:“戏曲舞蹈的基本范型来自于昆曲艺术,京剧艺术表演的“身段”作为昆曲范型的延伸,也一并决定了今日“戏曲舞蹈”的形态。”在它所发表的《戏曲音乐、戏曲舞蹈、戏曲舞美樜论》,他指出戏曲舞蹈与戏曲音乐都是戏曲这门艺术的分支,恰当的把握这些分支的关系,可以更好的提高戏曲这一综合艺术的水平,也就是他认为舞蹈是包含在戏曲艺术之中的。聊城大学音乐学院的李雯在发表的《分析“戏曲舞蹈”的由来》中指出:“戏曲舞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借鉴并改进了中国传统舞蹈的优缺点以及其他其他一些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戏曲舞蹈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经过融合变化,经过艺术长河的洗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的发展离不开舞蹈艺术。”蒋中崎 2004 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一文中指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最早是在宋代,戏文是中国最早成熟的具有完整戏剧意义的戏曲形式,它通过对音乐,舞蹈,说唱等艺术的综合运用,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宋代戏文的出现,使戏曲进行到崭新的发展时期,戏曲舞蹈在这一时期也有很大的发展。”洪春华在《戏曲舞蹈发展》浅析中写到:
“中国戏曲是综合艺术,戏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戏曲舞蹈,舞蹈艺术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李华平在山西师大学报上发表《戏曲舞蹈与古典舞蹈的融合与分离中》写出:“戏曲与舞蹈是中国文化中具有特色的明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融合演变过程,戏曲舞蹈是以中国古代舞蹈为基础而产生的。”......这些学者的观点表明,戏曲的产生与发展是在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的,戏曲艺术的发展是离不开舞蹈艺术的,二者相互吸收,相互借鉴。
第二方面,舞蹈艺术的丰富发展离不开戏曲艺术。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向云所发表的《论戏曲旦角身段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中通过对具体的舞蹈作品《青衣》进行分析,把作品中的吸取身段加以研究从而得出舞蹈艺术中融入戏曲元素,可以是舞蹈更好的在舞台
中国舞蹈与戏曲舞蹈之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