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2014年 12月3日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
年级/专业/班
计科122
姓名
庞彬
学号
1206100022
实验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实验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三: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器捕捉和分析协议数据包
指导老师
刘淼
一、实验目的
1、熟悉ethereal的使用
2、验证各种协议数据包格式
3、学会捕捉并分析各种数据包。
二、实验环境
能够连通网络的Window XP电脑一台。
三、实验内容
1、捕捉ping过程中的ICMP报文, 分析结果各参数的意义。
2、捕捉tracert过程中的ICMP报文,分析跟踪的路由器IP是哪个接口的。
3、捕捉整个FTP工作工程的协议包。对协议包进行分析说明,依据不同阶段的协议分析,画出FTP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b. FTP控制连接建立过程
c. FTP 用户登录身份验证过程
d. FTP 数据连接建立过程
e. FTP数据传输过程
f. FTP连接释放过程(包括数据连接和控制连接)
四、实验步骤、记录和结果
1、捕捉ping过程中的ICMP报文, 分析结果各参数的意义。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2、捕捉tracert过程中的ICMP报文,分析跟踪的路由器IP是哪个接口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3、捕捉整个FTP工作工程的协议包。对协议包进行分析说明,依据不同阶段的协议分析,画出FTP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下面小题的实验结果如图4-图6所示。

b. FTP控制连接建立过程
c. FTP 用户登录身份验证过程
d. FTP 数据连接建立过程
e. FTP数据传输过程
f. FTP连接释放过程(包括数据连接和控制连接)
图3
图4
图5
图6
五、实验分析
第一题:
从抓包数据可分析到以下内容。
第一个包:
IP包:
到达时间:2013-11-25 14:27:39
帧编号:27
包长度:74byte
源MAC:00:21:86:4f:bb:16
目的MAC:00:0c:db:d0:08:60
源IP:
目的IP:
ICMP包:报文类型为:8,即回送(echo) 请求。
第二个包:
IP包:
到达时间:2013-11-25 14:27:39
帧编号:28
包长度:74byte
源MAC:00:0c:db:do:08:60
目的MAC:00:21:86:4f:bb:16
源IP:
目的IP:
ICMP包:报文类型为:0,即回答。
其他6个包跟前两个包类似。
第二题:
从抓包数据可分析到以下内容。
从图2可知,由本机到广州大学的服务器只相差一跳,前面的几个包可以看出本机的网关向本机发送应答,并没有收到回应信息,应答超时。且出现故障的包的报文类型均为0,即应答包出问题。,依然超时,报文类型仍为0。最后8个包连接成功,与前面题目分析类似。
第三题:
从图3可知, FTP服务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①当FTP客户端发出请求时,系统将动态分配一个端口(如1032)。
②若FTP服务器在端口21侦听到该请求,则在FTP客户端的端口1032和FTP服务器的端口21之间建立起一个FTP会话连接。
③当需要传输数据时,FTP客户端再动态打开一个连接到FTP服务器的端口20的第2个端口(如1033),这样就可在这两个端口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当数据传输完毕后,这两个端口会自动关闭。
④当FTP客户端断开与FTP服务器的连接时,客户端上动态分配的端口将自动释放掉。
,(00:26:5e:ea:36:64),(b8:a3:86:aa9:30:c4),在这里,主机向局域网进行广播,等待无线路由器(网关)。
图7
由图8可知,(00:26:5e:ea:36:64),(b8:a3:86:aa9:30:c4),无线路由器(网关)。
图8
,由图9可知,,tcp源端口为21,目的端口为1697,从FTP协议上看,F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88 MB
  • 时间2017-11-10